hungko wrote:
租車這個選項我也考慮過了,我覺得若每個月長期租下來也是一大筆開銷,租車 車還是別人的 買車是自己的
那麼我到底該怎麼辦……
我覺得我很努力,但我總是會面臨並且煩惱這種狀況,而我同輩都無需煩惱,對…我很忌妒難過(恕刪)
前面幾樓大哥分享的文都很棒
樓主你有在自己這段文看到盲點嗎?
(租車,車不是你的,買車,車是你的,忌妒難過)
如果你是公司高管,公司配車也不是你的,那你的心情又是什麼?一樣不是你的,怎一個卑微,一個驕傲呢??問題在你自己心態而已
怕淋雨約會坐計程車,一年能花多少?
如果你都能在沒有支援的背景靠自己努力拿到碩士文憑,你現在又要急什麼?
目前擁車對你的資產負債表沒有加分,現金流量表又是減分,難不成你真要自己去試二年發現一樣月光光年光光,轉眼又32嗎?
跟你淋雨的女人,跟著是你這個人,她又沒有給你現在就要飛的壓力。
現在共同吃苦的記憶都會是你們未來牽手恩情不離不棄的力量。
因為愛一個人不是去弄台車
是要規畫好未來的每一步
風雨兼程你都有避風的能力
這才是安全感
眼下最重要的是理債之後能省下的現金,要怎麼放大效果,自己去精進財商能力。
不要聽人說,跟人屁股跑
自己在園區,在產業界,精進能力跟眼光
有的是第一手消息
有消息沒本金,這輩子任何經濟周期你都沒法跟
又如何藉力使力翻轉命運?
遙想5年前,和樓主30歲相當。
我家在我沒買車前都沒汽車,
爸媽只會騎車、更沒汽車駕照。
講實在話,我小時候很羨慕別人家有車可開、
出遊、採買、下雨天中不用穿雨衣,直接上車等等事宜。
直到父母年紀漸長、定期會去醫院就診、檢查,
之後再回複診。
因為沒車,選擇搭乘捷運,換線加上轉乘,
穿梭站台內的月台走上走下,又怕乘客人多,
父母沒位置坐,久站會不舒服。
搭計程車有時和租車的概念相同,你想搭(租)車,
偏偏人人都這樣想,尤其假日與下雨天。
搭車怕計程車司機開得很飄,導致後座會不舒服、
租車怕有菸味(家中沒人吸菸)
於是決定狠下心來買車,由於汽車小白一枚,
中古車與新車都有比較優缺,最後還是先買新車,
且有 Level 2 功能車款,日後想賣(換)車,中古價還會漂亮些。
最後買了豐田的進口車 C-HR 2020,好養又省稅金,
雖然空間不是最大,但也夠坐(大叔身高 182cm)。
後來疫情開始實施三級警戒,很慶幸買到車,
1來避免搭乘大眾運輸染疫風險
2來避免因缺車用晶片無法交車
3趁此時轉職到桃園上班,剛好用車需求
大叔那時正職年薪不到50W,平均月薪3W多接近4W(私大學士資管),
現在年薪有近80W,板橋上班,通勤不到20分鐘(家住土城)
車款,頭期1半、車貸1半,4年來分期,今年底就還完。
車貸前面2年,1個月加上利息要9千,也算不小開銷。
但想著從買車之後,載著家人全台走透透時,
那個回憶是很難去計價量化。
尤其疫情無法出國,只能國內旅遊。
最有印象就是2023過年去宜花東旅遊,
過年訂房很難又貴,慶幸是因工作關係,
替民宿業者寫訂房網站,串接訂房平台。
邀請我與家人前去台東,保留房間給我。
以前出去玩時,看到當地名產,購買時會考慮
拿不拿得動,包包裝得下嗎等問題。
買車,直接丟進後車廂中,尤其台東釋迦超大,
開上伯朗大道,沿路都有店家在賣釋迦,
買了很多釋迦回上台北送禮自食,父母家人都很開心。
現在只有假日用車,開去好市多與其他賣場採購,
尤其喜歡披薩,以前騎車,披薩紙盒體積關係,
幾乎放棄吃披薩的念頭。
除非要拿保鮮盒子,片片分開之後,放置盒內。
大叔深夜不知不覺,打字這麼多了,平常上班都在CODE
給個結論:如果樓主還在掙扎,甚至上網詢問(認同?)
代表你未達用車急迫性,建議可以緩緩。
有時大叔還挺佩服所謂年輕89全額貸款買下外匯進口車車,
載載幾個妹子出遊出門,先爽一波再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