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高工局研議雪隧變換車道解決塞車...早就該開放了


e36jason wrote:
除了重罰龜車還有一個...(恕刪)



我也贊成重罰龜車,提高時速上限到120,我認同變化車道的便利性但也擔心變換車道的安全系,所以我認為可以把兩線道設定不同速限,例如左線到最低時速110,最高130,右線道最低時速90最高110,讓願意勇敢的龜車可以走右邊,不龜的走左邊。

要改善雪隧塞車一定要多管齊下,速度過慢者除了開罰之外,應該要累計烏龜次數去做累計費率,例如一個月內龜速第2次者高速公路收費以1.5倍計算,並取消整個月每日20K優惠,但是願意改搭大眾交通工具的龜速駕駛(有被抓到的)則可票價半價。

以上個人淺見,希望大家都可以節省一些時間。
還有,T牌車真的很多都比較龜。
其實國道五號在大多數的時間都足以應付車流量,會塞車的時段其實只有在例假日跟寒暑假,而且都只是單邊塞車。

如果開放雪隧變換車道,我認為絕對無法解決假日塞車的問題,也許會好一點點,但假日塞車這是無解的問題,因為車流量遠遠超過道路負荷。

開放雪隧變換車道,真正受惠的是平日通行的開車族,進入雪隧之前,不用像料理東西軍一樣,今天要選哪一邊車道?
而且交通部是研議"部分路段"開放,又不是全線開放,雪隧中間有好幾段是很長的直線道路,開放幾個路段讓被龜車擋道的駕駛可以重新選擇,有甚麼不好?

有網友說開放後交通事故一定會增加,真的嗎? 國五當初通車時,政府也是言之鑿鑿地說坪林交流道一定會塞爆,所以要總量管制每天4000輛,結果呢? 根本沒啥車子下坪林。

敢開車上路,駕駛技術本來就要有一定的水準。引用某前國防部長的名言:哪個地方不死人呢? 如果真的發生幾次事故,讓一些菜鳥駕駛跟三寶視雪隧為畏途,或者進雪隧後會更戰戰兢兢的專心開車,有甚麼不好呢?
很多網友說,那就取締龜速車就好,
可是我想過,執法單位要取締雪隧的龜速車,有執行上的難度,比取締超速困難很多,而且申訴也會多很多。

其實目前我最贊同的是直接廣播龜速車的車牌,叫他開快一點,不過高公局畏畏縮縮不敢執行。
變換車道是最差的作法
隧道行車安全必須列為最優先考量
有限的資源, 何不想想 "調撥車道" ???
在特定時間, 將對向車道調撥一線道使用, 以加快輸運速度...
但怎麼調, 如何調, 我想這讓高公局來好好思考...



lsr1017 wrote:
有限的資源, 何不想想 "調撥車道" ?...(恕刪)


請問您有開車走過雪隧嗎?
走調撥車道的車子,過了調撥路段之後是要怎麼回原來的車道呢?
雪隧我認為正解是 四條通道 開放調度 其中三條往塞車方向
既然不能換車道 所以不會有對撞的問題 只需要在做些小設計

隨機改變車子的限速也是方法之一 多方案一起推 效果更好

剛好有人一起回覆調度問題 解決方案

隧道頭將兩處連接X型即可 需要做改造工程 坪林段比較麻煩
頭城段應該不難
EVGA Associate Code: SWIH6ERANPX1SIU 有需要請自用

ecm698 wrote:
其實國道五號在大多數的時間都足以應付車流量,會塞車的時段其實只有在例假日跟寒暑假,而且都只是單邊塞車。


沒喔,平日下班時間,北上一樣會塞。
================================
解決國五塞車很簡單,速限下調到比北宜到宜蘭還慢30分鐘以上,就不會塞車了。
seize the day.
什麼方法都沒用啦,雪隧塞車就是宿命,大台北地區

六七百萬人口,每天想走雪隧的人就是這麼多,不想

塞車就走北宜公路不然就搭火車,開放變換車道只怕

出車禍,更慘!一次要是佔用兩個車道大家就都乖乖

塞死在隧道裡吧,想走雪隧?乖乖塞車吧,別想太多

除了有龜車以外~

就是為了要保持車距~導致越後面越慢!!

或是車距保持過大!!

又或是塞車還在保持距離!!

還有的是路段速限不一,這也是可能拖慢的原因之一!!

想要開放變換車道應該只會更亂!!

目前在隧道裡面能依據的也只有車速錶,如果不龜車的話頂多差10公里以內吧!!

當然有的一直想要跑在所謂寬容值上限的人,一來一往就會覺得慢了~

不排除有的一直跑在寬容值上限還嫌棄跑標準限速上限的人!!


至於什麼收入城費500 1000 2000的,真是無言~

又或是什麼非東部籍的車上路要收多少,也是無言~




想到以前台北台南要14個小時,雙腳發軟四肢無力,大小便失禁!!

甚至走東部海線北上也動彈不得,紛紛下來用走的讓駕駛自己慢慢塞!!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