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許多地區都有設置自行車專用道,結果有不少機車騎士會抄捷徑走自行車道,甚至有些自行車道出入口沒有設置柵欄,有些汽車還會停在出入口。
b.觀光景點很多租電動車(有些是四人座那種),許多人騎乘電動車到處跑,也都不禮讓行人,甚至還會硬擠,然後念行人~都不會讓喔!例如伯朗大道附近、旗津、集集...。
政府開放觀光,讓觀光客可以較省體力的方式遊覽所以開放電動車出租、或者設置自行車專用道,但也應該規劃專屬車道或配套措施。
c.違規停車問題,有時看到駕駛人隨意將車停放在路上(不是路邊喔,是整條道路上)或者停在轉彎處,然後警察巡邏車經過,就沒有然後了,真的只是經過,連驅趕都沒有,應該要檢討是否需要專責取締的編制,不然警察可能因為績效問題或者人力問題甚至因為會有人關心問候,所以不願、不敢處理這些"小"事,然後等到因此有重大傷亡或者又有外國記者提出,再來震怒,倒楣的又是基層。
song945 wrote:
在臺灣這很日常啊,
走在人行道不是被按喇叭,就是鈴鈴鈴。
高雄許多農地,就地開放工廠或倉庫,當初目的是為了讓原本不合法的工廠可以在合理規劃規範之下合法化,可是我家附近反而一堆本來是農地的改成工廠(倉庫),當初規範也有提所謂的"配套"措施,但實際上配套措施沒有落實,導致不少問題。
例如道路規劃問題,工廠的大貨車(貨櫃車)就停在道路上(很多郊區道路大多只有兩線道甚至連分向線都沒有,停一台大貨車就幾乎卡住了)。
例如工廠的噪音問題(工作時開音響、工具機的聲音...),到了晚上七、八點還在加班,雖然七、八點不算晚,但常日班的人下班後還要繼續聽工具機交響樂混雜著音樂聲,其實也算是一種小折磨。
例如空汙問題,有些小食品工廠或者加工廠因為沒有裝置空氣濾清等設備,所以會有細微灰塵(麵粉?鐵粉?木屑粉?)往住家裡飄,幾乎一天就可以積滿一層明顯的灰塵。
....以上種種,在高雄也是常態了,希望各地首長快醒醒、快震怒。
night0907 wrote:
台中市長快醒來,亂燒垃圾、砂石場亂象、田地變廢棄物堆放地、農田變工廠一堆都不處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