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od wrote:
社區裡的人也會把車...(恕刪)
我所謂的對外開放,是之前吵得沸沸揚揚的獎勵車位開放空間..
之前為了提供建商誘因闢建停車空間,以獎勵車位方式換容積率,這些車位應該是要開放給外頭的人停放的..
你有機會去台北市約10年前的建案看看,一大堆外頭掛了個牌子寫"本大樓開放停車空間"..
但實際上你根本進不去,問管委會也都說不對外開放,也不對外出租..
因為這些空間都被私人買斷,變成私人賺錢的工具..建商斂財的法律漏洞..
chenjh2k wrote:
社區的管理委員會應...(恕刪)
Eairjustin wrote:
我所謂的對外開放,是之前吵得沸沸揚揚的獎勵車位開放空間..
之前為了提供建商誘因闢建停車空間,以獎勵車位方式換容積率,這些車位應該是要開放給外頭的人停放的..
你有機會去台北市約10年前的建案看看,一大堆外頭掛了個牌子寫"本大樓開放停車空間"..
但實際上你根本進不去,問管委會也都說不對外開放,也不對外出租..
因為這些空間都被私人買斷,變成私人賺錢的工具..建商斂財的法律漏洞..
Eairjustin wrote:
在台灣,那只是變成建商斂財的工具而已..
全台灣到現在我還沒看到一個社區的開放車位是真的開放給外人...除非你認識社區裡的人...
Eairjustin wrote:
當初訂獎勵車位換容積率,目的就是要增加開放停車空間..
結果法律定成這個樣子,最後變成開放車位變私人車位..
建商賺到賣車位的錢,更賺到容積率...我要講的是這個..
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當初是好政策,可以大量的解決停車空間不足的問題..結果變成合法的圖利建商..最終目的也沒達到..
結果你拿訂錯的法律當成正常現象..這...不太對吧~
簡單來講,這件事情是政府非常嚴重的失職,但木已成舟,就乾脆放著另外解釋..
原因就是政府又想要解決公共停車空間不足問題,卻不想由政府出面協調私有地轉公共空間的問題..造就當初這些"公共停車空間"牌子的笑話...
Eairjustin wrote:
在台灣,那只是變成建商斂財的工具而已..
全台灣到現在我還沒看到一個社區的開放車位是真的開放給外人...除非你認識社區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