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五號雪山隧道塞車問題嚴重,各界要求開放隧道內變換車道聲浪不斷,高速公路局委託顧問公司進行可行性評估報告近期出爐,經模擬分析發現若開放變換車道,僅能提升4至6%容量,對於紓解雪隧塞車問題有限,且變換
不管速度設多少區間他也一定是抓最低那數值
只要比別人慢他就"感覺"自己比較"安全"
這種自我主觀強烈之人其實是不太會管別人在意別人
所以你要他改走可以更慢道路他也不要
他只顧自己且用自己的神奇邏輯
因此他上高速公路卻反而更要求"安全"
完全不知道其實是自己在矛盾找藉口
這種人心態問題你是躲不掉的~
不管是安全還是怕開快這些人都會有一套說法能安慰自己
實際行為上會相對比人"慢"故意不跟上車流
是除分心者外龜車本身就是"故意"比人慢車距比人長
因為他要求的就是"情感上之安全"
習慣性兩分法會無理將慢跟長跟安全兩者畫上等號
背後的意義其實是不想將心思注意力都一直花在維持行車安全上
想輕鬆駕駛出問題時反應時間會太短危險機率會升高
故要偷懶輕鬆開車又要降低發生危險之機率
所以要比別人更慢距離更長自己這樣就會更"安全"
可是卻忽略其他用路人別的問題如"效率"之要求
那就是因為他有偷懶前提在慢跟長就只能是它的解決方法
結果就是這些人把道路用安全因素提早用滿了
自然也是"提早塞車"結果出現
因此就雙道分流分速可能會較好
要下交流道車輛與不敢開快慢車規定走隧道外側
隧道內外限速80皆相同
出隧道口一公里禁止變換車道避免車流交織搶道
要直行或快車走內側最低90出隧道外也設90不得變換下閘道
無特別情況隧道中低於90直接開罰
要快就要付出代價也就是必須專注行車維持速度
幾百台電腦控制的車從四面八方開到主線道
每台車卻可以不碰撞等速前進
這是為什麼?
要是人類開車,這種情況早就塞車啦?
答案就是
人類的反應沒那麼快
開車沒辦法那麼精準控制到
與前車同步前進
所以車子一多
都會等一下 或 踩個煞車
前面有人踩煞車,後面幾百台就跟著會踩煞車
不塞車才有鬼
重點就車太多,或是人在開車
herblee wrote:
台灣的高速公路行車無序
內車道通常是車最少, 最後到達飽和的車道
台灣國道卻完全相反? 沒有快慢分流的概念, 離開內側車道就自以為是"失敗者"??
已經生病了, 何以視而不見 ?
由於病識感的建立,有賴於大腦,尤其是在頂葉大腦的部份,很多病患因為大腦受損,會失去病識感,明明自己有病,卻堅持自己沒病。
觀念的改變是最難的, 國王的新衣是最難戳破的
HERBLEE兄,您完全說中我們台灣用車情況,一堆人真的是有病卻不自知。
日前出差北非,因緣際會,自阿爾及利亞的Constantine到該國首都Alger約4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一路上即使是三線道又沒啥車的情況下,司機用完內線的超車道後便會很自動的切回中間車道。
很羨慕他們有這樣的道路用車思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