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sywen wrote:機車不減反增,機車路權越來越少,而28年來的大眾交通建設卻也趕不上時代的進步,可見錯誤的決策造成後代的影響有多大了。 其實台灣大眾交通的硬體還算先進,但配套措施很差,例如高鐵接駁車的班次有些很少,時間又長,像從台南市區到高鐵台南站公車就要50分鐘,已經可以從台南搭火車到高雄了;還有高雄捷運接駁車有些居然一天五班,比偏遠地區還不如。
如果台北也像倫敦一樣引進智慧型車流量管制系統車多就調整綠燈時間讓車流量快速消化另外再加上開徵塞車稅 實施高乘載(僅駕駛一人不得進入)自小客自小貨進入特定路段(如:忠孝東路四段)就徵收塞車稅收取方式就貼一張RFID在擋風玻璃上進入該路段自動感應月結收入用作交通建設以及大眾交通工具補貼台灣人是不會和錢過不去的
opelisc2000 wrote:其實台灣大眾交通的硬體還算先進,但配套措施很差,例如高鐵接駁車的班次有些很少,時間又長,像從台南市區到高鐵台南站公車就要50分鐘, 在台灣官員眼裡根本就把交通建設當營利事業。車站選址是利益考量,接駁班次是成本考量。在這兩種考量下,台灣要搞好交通配套根本就是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