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ny_depp wrote:確實!還有騎腳踏車的人也沒辦法走安全的路,應該規劃的自行車步道還有騎三輪車的人也沒辦法走安全的路,應該規劃個一般道路還有徒步的人也沒辦法走安全的路,應該規劃個人行徒步區還有一班老弱婦孺也沒辦法走安全的路,應該規劃個親子專用步道諸如此類......(恕刪) 基本上你沒講錯!但這件事的重點在於蘇花公路是條不安全的公路, 為了讓台灣公民更安全所以有了一條蘇花改(位皆只在快速道路不是快速公路), 但政府居然禁止摩托車行駛, 請問這樣你知道重點了嗎?
米咖 wrote:但這件事的重點在於蘇花公路是條不安全的公路, 為了讓台灣公民更安全所以有了一條蘇花改(位置只在快速道路不是快速公路), 但政府居然禁止摩托車行駛, 請問這樣你知道重點了嗎? 歐! 這不是我發起的issue,議題我也沒參加相關討論我只是最近去花蓮,然後不小心又看到這個討論,才將經過花蓮的蘇花改照片提供我本人是沒有參與什麼重點討論,只是單純呼應他人引我言的回應
Johnny_depp wrote:歐! 這不是我發起的issue,議題我也沒參加相關討論我只是最近去花蓮,然後不小心又看到這個討論,才將經過花蓮的蘇花改照片提供我本人是沒有參與什麼重點討論,只是單純呼應他人引我言的回應...(恕刪) 抱歉 抱歉!本人不了解狀況!
Johnny_depp wrote:確實!還有騎腳踏車的人也沒辦法走安全的路,應該規劃的自行車步道還有騎三輪車的人也沒辦法走安全的路,應該規劃個一般道路還有徒步的人也沒辦法走安全的路,應該規劃個人行徒步區還有一班老弱婦孺也沒辦法走安全的路,應該規劃個親子專用步道諸如此類... 我想應該不會有人騎腳踏要從台北回花蓮應該也不會有人騎三輪車從台北回花蓮,不過三輪車如果是有發動機的,算機車我想應該也不會有人徒步從台北回花蓮更別說什麼老弱婦孺了基本上這些都不是討論範圍內可以行駛馬路的機動車輛要這樣無限上綱後面就很難討論了
orea2007 wrote:我想應該不會有人騎腳踏要從台北回花蓮應該也不會有人騎三輪車從台北回花蓮,不過三輪車如果是有發動機的,算機車我想應該也不會有人徒步從台北回花蓮更別說什麼老弱婦孺了基本上這些都不是討論範圍內可以行駛馬路的機動車輛要這樣無限上綱後面就很難討論了 語意分析的對,這的確是無限上綱不過我只是單純呼應有人引我言,我本身並沒有參與這個議題的討論及有任何主觀看法,也沒有上綱上限的目的我只是單純最近路過花蓮沿路拍照,又看到此版才來提供關於蘇花改最近的資訊
壓力鍋 wrote:而是剛好照片中有"安全回家的路" 要拍到那個也不簡單我是搭乘太魯閣號的,速度應該不太慢照片很多,我只是挑選幾張,其中一張因為正好有"安全回家的路",正好掛在蘇花改上,才選這張,畫面比較有主題性.不過我不確定這棟樓之言我有沒有回應過....即是如何回應的....
英法海底隧道的火車Le Shuttle 搭載 汽車比較高級, 使用密閉式的車箱車子由高速公路下來, 就進入收費站, 因為英國不是申根簽證區,所以英法之間有海關, 進海關後就有購物中心如果在兩端的載運汽車貨運站,設購物中心, 就可以帶動地方商機 ....汽車就直接開上火車大客車也可以載, 上鐵皮大貨車則使用開放式的板車,運務能不能改善? 日本的JR電車 ,能把火車做到捷運化 尖峰時間1-3分鐘就一班車, 班次非常密集慕尼黑的S-bahn ,郊區快線,也是把火車做到捷運化,在市區 Ostbahnhof東站到Laim之間的10個站,是6線S-bahn共用一條鐵軌, 也是1-3分鐘就一班車進站, 但都是不同的路線, 每次都要注意看, 到底是那一線的S-bahn進站了不是像台北捷運,固定月台,信義線的月台, 一定不會有中和線, 新蘆線的班車花東鐵路的班距, 最少是5分鐘, 一般是每小時2-3班車,20-30分鐘一班車, 增班的空間很大在這中間, 插入一列汽車貨運板車, 行人,汽車,機車,自行車, 全都能載
herblee wrote:運務能不能改善? 日本的JR電車 ,能把火車做到捷運化 尖峰時間1-3分鐘就一班車, 班次非常密集 這對台北車站被搶走兩個月台的台鐵來說是不太可能的事情JR的山手線可以做到那麼密集是因為他有專用的軌道上面不會有其他的列車,沒有快慢混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