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

蘇花高速公路or蘇花替代道路??

Stephenwu wrote:
大家可以看看這期商周...(恕刪)

扁:支持蘇花高 但由「環評」決定

2007年「全國環境會議」上午舉行,總統陳水扁當著環保人士面前大談「蘇花高」,總統強調為了經濟發展,政府當然支持興建蘇花高,但如果環評沒過關,還是不能建。這樣的說法,讓環保人士很不滿,痛批總統來踢館還說廢話。

全國環境會議登場,受邀致詞的陳總統,特別在環保人士面前,大談「蘇花高」議題。總統陳水扁:「政府當然認為蘇花高有它興建的必要,但是本人特別提醒,所有媒體朋友注意這個但書,絕對不能斷章取義,蘇花高有興建的必要,但如果環境差異分析評估沒通過,蘇花高當然就沒辦法興建。」

總統雖然極力解釋,蘇花高建不建,得看環評結果,但是滿場的環保人士,卻聽的一肚子火,總統一離開現場,就開始嗆聲。綠黨秘書長潘翰聲:「這等於是來跟我們踢館的,跟我們嗆聲,我們當然要嗆回去,今天就很像一個吃葷的人,跑到吃素的場合說,要吃肉比較好,這是一句廢話,為什麼說是廢話?因為法律早就訂好了,你環評沒有過,本來就不能蓋蘇花高。」

綠黨秘書長登高一呼,現場群情激憤,還當場投票票選最反對的國家開發建設,結果總統極力讚揚的「蘇花高」,勇奪第一,被群眾貼滿了寫著「劣」字的貼紙。

總統跟環保團體,面對面溝通,不只沒有拉近距離,意外引發更多紛爭。

===================================
還有哪些政治人物表態??
環評的人是哪些人?
+++++1啦
美的東西是很難用錢跟方便來買的,破壞了就是破壞了!
像我們家這邊就是受害者

我家住在南二高最後一站林邊,目前還在蓋最最後一點大鵬彎~唉啊
在我家鄉的一個地方每天看夕陽很漂亮!拍張照片也很有南洋味,有空POST上來囉

結果,現在最後一段大鵬灣蓋了,天邊突然劃過一條路~整個畫面真的是滴血啊想哭
真的漂亮的東西硬生生被畫一刀!.........林邊-大鵬灣,不到4公里,還要多蓋那一段~還有沿海公路可以到啊(台17線)唉啊~~~~
真的啊~現在還在滴血啊
我是蓮霧王 ~路過蓮霧園
月經文又回來了


是怎樣

可不可以直接鎖文件呀

蓋吧!蓋吧!不見棺材不掉淚,不見黃河心不死..

逝去了方知珍惜,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個人覺得工程施工期間的影響不大
(君不見同個廊帶的大大小小鐵公路改善拓建工程不也這麼幹,怎麼就沒人講話?)
反倒是通車後才是注目焦點

各位大大爭論的焦點都屬於還沒發生的事,就類似於雪隧跟高鐵通車前一樣,總有許多臆測不安
當然世事無絕對,任何的保證只是形式,只要是人的社會,總有許多創意、想法、意識帶給我們的生活
質與量的改變,但也有檢討、回饋、復原等力求更美好的環境。

一路走來,對於政策,我們後悔了多少,也肯定了不少(政策沒有好壞,只有適合不適合)
「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代表著當時政府的決策執行毅力,但是十大建設對環境的犧牲又如何?

所以...蓋吧!沒有蓋我們怎知道後果如何?或許十年後真的破壞了好山好水,沒人要來,反倒有機會復原
也許只是也許~
我自己住在台東,大學在台北念書,我覺得以目前的交通來看,已經很便利了。
過年以及各種佳節時期的交通擁擠狀況,並不會因為一條高速公路就改變了。
只是多了一種選擇。
西部地區也有著比東部更進步的交通網絡,兩條高速公路、高鐵、鐵路、公路、航空運輸。
可是佳節時期的交通,仍舊呈現打結的狀態。火車一樣爆滿,航空一樣需要補位,公路會塞車的路段還是塞。
原因無他,大家都在同一個時間有著相同的需求,當然現有的幾種交通方式會面臨飽和。
這也許是所謂的過節的氣氛。但是平常呢!

個人對花東地區目前的狀況還可接受,環境最好不要再糟了,對照起小時候已經不能相比,也許久久來一次的人們仍就覺得很美,不過天天生活在這邊的人們感觸一定更深,生活有比較繁榮了,但是品質不一定更好。
交通便利對於觀光或是經濟發展也許有幫助,但我卻感覺到因應人潮而起的服務業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大家都想賺這筆錢,旅遊的品質也沒有因此提升。沒有特色的旅遊在便利的交通刺激下,人潮流失的更快。也許以後大家來花東玩的是遊樂園,逛百貨公司,一樣都是高樓大廈。


美的地方維持不易,破壞了要回復更是難上加難,但是要改變它卻是最簡單的。
真正美的地方並不因為交通不便就令人裹足不前,因為有更少的人為干擾,就能獲得更多的感動。
真的想要體驗自然放鬆身心的人,我相信不會選擇在大馬路邊,一定會找個自己認為最不容易被打擾的地方去休閒,
打個比方,在開發前,我可以離家到達A點來獲得與自然更親近的體驗,但是路不好走,不夠便利!因為放假時大家都想去,所以得花不少時間!(那麼有的人放棄不去了!)-->那就改善交通問題。-->恩,果然不錯我可以花更少的時間到達A點了,大家也一樣都來了!人潮眾多,開發日漸興盛,自然美景慢慢減少!-->嗯,只到達A點似乎無法感受到以前的感動,只好再深入尋找B點!-->喔!!B點果然有著以前A點的感動,趕快分享給大家知道-->炒熱景點-->大家都想去,但是交通還是不便.....如此循環!


之前一樣有浮上檯面的高山纜車(清境段)也是一樣,試想你去到高山想要體驗的是什麼?慢慢的那邊也開發起來了,民宿越來越多,也許住宿更多選擇了,也不會一位難求,舒適度也開始提升。但是慢慢侵蝕的卻是你一開始的初衷。
台北市的貓空纜車以經由市長率先搭乘了,很快的到達貓空會有另一種更便捷的選擇,您也許還能記得去哪邊想要的是什麼?最初所帶給你的感受是什麼?再過幾年,您可以再去感受一次。商家絕對不會拒絕能有著更多賺錢的機會,民眾也絕不會反對有著更便捷的生活,不過漸漸流失的卻是每個人親臨現場的心中所無法具體化的感受。


許多令人流連忘返的地點,都有著自己的特色,讓人去了還想再去,感動了還想再感動。有的人出國體驗了現代化所帶來的價值,我相信這點台灣一定也辦的到,有的人出國體驗了大開眼界的自然美景,但是這在台灣,辦的到嗎?
正因為自然環境不是可以任意複製模仿而得來的,才顯得珍貴。

再另外打個比方,當您選擇到國外的XX島享受它的白沙、碧海、藍天、珊瑚礁、熱帶魚群、俊男美女、以及悠閒的氣氛時,搭上個遊艇,配合著您等待的心情。到達後發現真的是這樣,這一切多麼值得,我花了XXXXX元就是為了這個!X小時的飛行加上X小時遊艇撘乘算什麼,值得啦!我一定要再來一次。然後再讓您去一次現在的綠島,只要花XXXX元,就可以享受奇俊礁石、礫石灘、碧海、藍天、珊瑚礁、熱帶魚群、俊男美女以及嗡嗡嗡及叭叭叭的摩托車聲,跟都市沒什麼兩樣。您的旅遊心情一定會大打折扣,更別說什麼要再來一次,覺得很值得之類的了。

回到正題,蘇花高會建嗎?我不知道,依照我們的政治生態,猜想政治人物在想什麼跟猜大樂透的中獎號碼一樣困難。如果可以選擇,大家也能忍耐,慢點興建也許是好的,看看十年後的宜蘭是否真如預期有著良性的發展,看看北宜高的後續效應,看看北宜高所帶來的經濟價值是否真正滿足了久居在宜蘭那塊土地上的人們,亦或是我賺小錢,財團賺大錢,我賣地轉行拼經濟,財團蓋屋炒地皮。這條路是否真成就了把人潮帶往宜蘭的好山好水的大道,還是搖身一變,成為了讓人潮經過宜蘭而抵達花蓮的捷徑。


蓋啊!

蘇花公路這種耗時耗能沒效率的路早該廢了!!

把車流引到以隧道與高架橋為主的高速道路上
長此以往, 節省的時間 油耗 排氣污染 與養護費用
所造成環境的負擔怎麼算都比蘇花公路好!


人家馬祖人口不到一萬
政府可是砸了數十億蓋了南北竿兩座機場

唉.....


小弟覺得 , 讓花蓮縣的公民 , 作蓋不蓋蘇花高的公投最合理 . 所有的好處與壞處 , 環保與交通的爭議 , 早已討論了N年與無數次 . 而小弟也絕對尊重他們的選擇 !!
如果非當地國民 , 只是喜歡那裡的"好山好水" , 就強烈反對蓋蘇花高 , 這種意見應該是 , 所有考慮中 , 優先順序最低的 !! 畢竟 , 大多數的好處與壞處 , 主要都由我國花蓮縣的人民承擔 !
蓋蓋蓋,反正全球暖化後,海平面上升,以後還可以開潛水艇走蘇花高
todau wrote:
友站的網友剛好貼了幾...(恕刪)


我還去看過挖洞的現場呢
記得上次去台泥和平礦區參觀
一出和平火車站
看路旁的車子都被覆蓋一層厚厚的灰塵,整個空氣也灰濛濛的,和大陸的沙塵暴也差不多了
我們走在路上都得用手帕遮住口鼻
回到主題
花蓮人要想想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是還想保有這片好山好水,還是要便捷的交通
這兩者以台灣的工程品質是不可能兼顧的
那些工程專家的話聽聽就好
好山好水一被破壞就永遠無法恢復
為了我們後代子孫,要好好三思
補充一下那個大洞的用途
其實不只是一個大洞,而是一條隧道
把山上挖出來的水泥原料,直接倒入那個大洞,就可以送到山下的水泥廠


趁這時候發展藍色公路 不知道可不可行
  • 18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