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我一直想不明白台北摩托車為什麽那麼多。

CalvinC wrote:
自己看吧 回文前至...(恕刪)


這個出處的資料有點問題,文章內的2457平方公里是台北市+新北市的面積。
台北市實際的面積是272平方公里,如果對比紐約市的784平方公里。
紐約市比台北市大2.8倍左右。
海峡上空 wrote:
我GOOGLE過一些...(恕刪)


很多事情,國情不同,也有很多複雜的狀況,不能簡單一語帶過。
還有順帶一提「台北」不等於「台灣」,台北相較台灣多數其它縣市,因為有捷運、公車、天氣相對陰雨涼⋯加上路邊停車收費相較其它顯示普及,實在不是很好的騎車通勤環境。

簡而言之,當年國民黨「接收」台灣時,引進的「學者」、「專家」幾乎都是留美的,只當機車是「過渡時期的交通替代工具」應讓它慢慢自然減少,殊不知很難減少,長期未妥善管理(路權規劃、駕訓、考照、駕駛教育、淘汰不適任駕駛⋯)
就變成現在亂象叢生的狀況。

台灣的交通管理應該抄歐洲或日本城市的規劃,不管機車、汽車在都會區都該嚴格管理,日本自70年代開始改革機車管理,歐洲自80年代開始陸續推動入城費(塞車稅)、高額的停車費、保險費與罰金⋯ 可是台灣的交通管理政策自70年代到現在欠缺與時俱進的大修,以至於亂象叢生。

這種狀況並非完全不好,試想若機車大幅減少,這些人都改開車通勤,那停車位不足及上下班時間擁堵的情況絕對加重好幾倍⋯

若像中國大都市「禁摩」只是讓那些人改騎免掛牌的電動車,到處亂竄⋯ 亂象依舊⋯

所以這需要通盤規劃。

如果有機會的話建議來台灣生活至少幾個月再來定論⋯ 很多人到台灣旅遊走馬看花幾天,甚至只是看電視或是社群網站分享,就下定論「台灣摩托車很多、很亂」並不一定符合實況,也並不公平⋯
我新加坡同事剛來台灣時也是到處抱怨很亂⋯ 但待幾個月後,利用假日到山上、墾丁、小琉球、綠島、澎湖⋯ 旅遊⋯ 逐漸愛上台灣的氛圍,現在交了台灣女友,在台灣待快三年今年要結婚了⋯
Hans Cheng wrote:
很多事情,國情不同,...所以這需要通盤規劃...(恕刪)


要說國情不如這樣說吧:
基本上政治人物都只做選前,做表面
也絕不敢得罪財團、車廠、車商
民眾也早已把機車當家庭的一份子了
所以規劃就慢慢等吧
而且不難想像減少機車會讓就業機會減少多少
應該沒有人政治人物會笨到拿石頭扎自己腳,所以真的要環境變好非得靠民間力量-有自覺的一大群人才有辦法,完全沒法靠政治力量
也就是說有什麼樣的選民就會選出什麼樣的侯選人,最基本的人民沒有轉念跟自覺,我們的環境就不會有什麼改變
Kid-O wrote:
這個出處的資料有點...(恕刪)


應該算我定義不夠清. 住紐約5大區的人都在5大區工作居多.

住新北市的是在台北市上班多還是都在新北市上班我就不清楚.

但我認為大台北地區在這應該規劃再一起. 所以我才這樣比較.

不然有人還可以說只有曼哈頓才算NYC呢.

Calvin
有什麼好跟國際大城市比的,台北 曼谷 河內這些城市大同小異摩托車也很多。
海峡上空 wrote:
我GOOGLE過一些答案,
最多觀點是:台北不好停車,氣候不下雪,適合摩托車。

義大利的摩托車也很多

日本也很多

因為跟台灣一樣都是先進國家
smax155 wrote:

義大利的摩托車也很...(恕刪)


你錯了
台灣機車密度比日本多很多很多
不是只有多一點而已

義大利我就不知道了
台北市人口密度是全台最高的~每平方公里快1萬人,比東京6100人/平方公里~密度多3成!
人口密度高確實必須要以大眾運輸為主,管制私家車總量

摩托車密最高在屏東~每千人的機車數量為743.49部,
不過人口密度低,交通不會擁擠
高雄排第2,汽機車總量大於人口數!

大台北機車應該都禁行才對
不然開車在路上要閃一堆三寶真的很累
應該要修法在台北上班不做大眾交通工具硬要騎車的人要罰款才對
罰金別太高,有警惕就好!3600一張吧!!!
新好男人普京 wrote:
大台北機車應該都禁行才對
不然開車在路上要閃一堆三寶真的很累

讚成

不過開車的也很多三寶 , 所以大台北機/汽車應該全都禁行才對



新好男人普京 wrote:
應該要修法在台北上班不做大眾交通工具硬要騎車的人要罰款才對
罰金別太高,有警惕就好!3600一張吧!!!

相當不錯

在台北上班不做大眾交通工具硬要開車的人要罰款 , 就36000一張 + 汽車沒入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