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真的要小心愛鑽車縫的機車...

真的,看回文就知道一堆自以為老屁股的以為自己很會開車,看到跟自己不同意見的就說人屁孩,路上的三寶也都說自己開幾十年了阿,聽了也只能呵呵了

例子我就不多說了,新聞google
這樣會懂為啥機車不會往你左方切出去,而是鑽右邊的原因吧!!

我只能慶幸樓主運氣好,真的因為你的疏失鬧出人命
一定是要負擔很大的賠償責任,那可不是買一台車子的錢就能了事

看樓主只承認某些小錯,還是在怪別人問題多
不要以為只臨停一下就不會出事
出了事看看法官是怎麼判的就知道啦!!

言盡於此

閃違停擦撞機車 女騎士右癱失語症...判賠6百萬

台南一名李姓駕駛求方便,違規停車,造成一名宋姓老婦閃車與張姓騎士碰撞,導致顱內出血、右側偏癱。法官判決,張李需賠償宋婦醫療、看護與精神慰撫金等共646萬餘元。

根據《蘋果日報》報導,50多歲的李男前年5月將車停在東區鐵道旁便道,67歲宋婦為了閃避車子向左偏,正巧與20多歲的張男碰撞。宋婦慘摔導致頭部外傷併顱內出血、骨盆骨折,以及失語症和右側偏癱,無法長距離步行。

法官依過失重傷害罪各判張李6月刑期,但張男因達成和解獲緩刑2年,代價是賠償宋婦10萬及其子女各50萬。李男卻認為違規停車不是主要原因,而且目前無業只能賠20萬。

不過,法官認為,李男違規導致宋婦偏移和張男發生碰撞;整起事故,宋應負20%責任,張李負擔80%。因此,張李須賠醫療、看護與精神慰撫金等共646萬餘元,可上訴。
在網路看過一個短片,內容大致上是有一個乘客甲在公車上放屁,
然後在那大聲嚷嚷:誰放的屁那麼臭!
然後乘客乙就說:剛才放屁的,你的手機響了
結果乘客甲急忙的拿出手機,看到手機沒響就直覺的回答:
沒啊,我手機沒響啊⋯⋯

我沒指名道姓誰是屁孩,倒是有人急著對號入座了
沒人指名道姓
但這個意有所指的.......
卻又自己跳出來啦............
此地無銀3百兩.......................
就說嘛.......
自己對如何開車有任何見解
就拿出來討論嘛
又不拿出來討論
只會用這種方式回應
獨到見解拿出來啊


wingsky wrote:
昨晚開車要去接家人下...(恕刪)


1. 紅線禁止臨停

2. 兩輪右側超車 (看他不爽的話就舉發他)
左右後視鏡 建議用換廣角鏡片
之前也常被機車嚇到
換了之後以前看不到的死角 現在都看的到
諸葛明亮 wrote:
例子我就不多說了,...(恕刪)


我覺得你舉的這個例子跟我這個例子有些不一樣。

蘋果也有這則新聞

新聞是說"已經"違停的車輛(靜止狀態)造成後方婦人(動態)與騎士(動態)的擦撞而發生不幸。
但是我的情況是,我跟機車都是在行進狀態,也是在行進狀態中差點發生擦撞;
反而會比較類似新聞中婦人與騎士的情形。這時我連違停都還沒違停呢。

再者,因為我一開始就誠實說我是要違停,
所以大家就會有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再去思考之後發生的事情。
那如果我一開始說,我是要到忠孝東路口等紅燈右轉,
但是因為駕駛習慣不佳,提前靠右,所以差點跟後方鑽車縫的機車發生擦撞呢?

回歸到我先前幾篇所說的,那一段延吉街只有一條車道。
同一車道就只有前後車關係,絕不會有並行關係;
兩車道才會可能同時有並行車關係或是前後車關係。

說得再直白些,在只有一條車道的情況下,現在這一段道路是我在行駛使用,
我要靠左開還是靠右開都隨我高興,我並沒有蛇行或是其他危險駕駛行為。
我並無犯法,何罪之有..
同樣的,在我車前方的前車或是在我車後方的後車也有相同的權利這樣做。

但是,當後方車輛不保持前後車的安全距離,往前右切入前車側邊,
沒有對前車保持安全距離,為何就全是前車的錯呢?。

以在高速公路上說,除非前車有很誇張的行為,不然後車撞前車一定是後車要賠前車,
因為是後車沒有跟前車保持安全距離。
那怎麼在平面道路上就變樣了呢?一樣是同一車道,一樣是前後車關係啊?
難道說,就只是因為一個是汽車,一個是機車嗎?

也請別忘了,在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條第8項,兩輪機車跟四輪汽車都是算"汽車"。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條第8項

另一個重點是,蘋果這則新聞中是張男(後車)賠婦人(前車)。

ccafju wrote:
左右後視鏡 建議用換廣角鏡片


其實我不喜歡用廣角鏡片。
的確是可以看更廣更多,但是相對看的東西太多,細節就看不到了,
有時無法跟現實狀況完全相符。

就像行車記錄器一樣,記得幾年前那時都已經有120、140度的廣角。
但那時的群華電子還反向推出90度廣角的紀錄器V747W 90度。
為了什麼?只因為90度比較接近人眼的視野角度。

不過,謝謝你的建議。

ccafju wrote:
左右後視鏡 建議用...(恕刪)

以前也貼過車外那種有弧度的廣角後視鏡
死角確實小了很多,可是會影響辨識後車的距離感
當時還特地加裝又醜又土的車內加長型後視鏡
現在的車,車內後視鏡有自動防眩,車外後視鏡也有自動防眩+加熱除霧功能
所以就沒再用那些產品了
我記得我還在學開車時,有次由教練陪著上路實際開車時教練對我說的一句話
「開車的時候不要做出模稜兩可的行為,這樣會讓其它有經驗的人誤判你的動向」

影片10~12秒的地方,你在路口停了下來,我們先以你的說法,認定你有打右轉方向燈
這時你的車是有些微向右靠的,試問,在後方的車輛看到在路口向右靠又打右轉燈的車,會如何判斷你的車向?
是要向右轉還是直行?
我想90%的人會覺得你是要右轉
結果一直到17秒左右你車頭微左修正後直行
這時後面的人看到你持續閃著的右轉燈卻又直行,該如何判斷你的車向?
多數的人應該會心裡罵聲「幹,又是個整路打燈忘了關的寶」,然後判斷你是要直行
然後你一直往前直行,在20秒的地方原本判定你是要直行的車發現你又靠右了,於是按了喇叭
最後到24秒你直接右切為止....

如果你真的是在轉進延吉街後就開始閃右轉燈,那這種打燈方式有打跟沒打沒啥差別
靈異管理員大公無私,從來都沒有兩套標準,如果有,趕快把瀏覽器關掉,假的!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