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打破偏見---揭露機車遠比公車捷運環保的真相

設備組 wrote:
每天都在旅遊嗎??我...(恕刪)

機車當然不能剔除,我上班大部分也是靠他...
不同情境需要不同的運輸工具,大家應該都會做出選擇.....
帶小朋友出門,寒流、又下雨,你會選擇機車嗎??還是汽車??
老人家身體不舒服要去醫院,大太陽底下,你還會堅持要騎車載她去嗎???
適當時機選擇適當的運輸工具,這樣就好了...寫了一大堆看起來或許很正確的文字,然後呢???你這輩子只會用到你覺得比較環保的機車嗎???你家小孩都不會用到你覺得佔空間的腳踏車嗎???
elac_chen wrote:
機車當然不能剔除,我上班大部分也是靠他...
不同情境需要不同的運輸工具,大家應該都會做出選擇.....
帶小朋友出門,寒流、又下雨,你會選擇機車嗎??還是汽車??
老人家身體不舒服要去醫院,大太陽底下,你還會堅持要騎車載她去嗎???
適當時機選擇適當的運輸工具,這樣就好了...寫了一大堆看起來或許很正確的文字,然後呢???你這輩子只會用到你覺得比較環保的機車嗎???你家小孩都不會用到你覺得佔空間的腳踏車嗎???


當然
我會去開車

我個人只是討厭有人把機車冠上污染這個"黑名"

甚至還說要剔除機車

每個人有選擇各種交通工具的自由
管理員看我不爽,停權.....魔人人身攻擊,管理員:我沒看見XDDDD
其實不要講環不環保......(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倒垃圾都不用分類,環保....哈哈哈哈)

只是機車為什麼要被打壓??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為什麼機車感覺就是比較賤??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為什麼機車沒有路權?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機車性能做得再好,期數在多,外觀越漂亮,一台進口車過來....機車吃大便拉..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請自行想像兩邊有why girl)

落落長
比較p9內容
光是大眾交通使用人數就"國情不同"
而且台灣只有台北市能看 能再提昇嗎? 不知道!
固定成本大眾交通本來就是高 看報表單位都是幾十Tera焦耳
平均下來 台灣數據會很難看
國外月亮太圓 讓人忘記台灣的月亮沒辦法那麼圓

ps
裡面提到的
4-cy (YAMAHA VMAX)油耗約17.4km/l
2-cy (H-D Fat Boy)油耗約19.1km/l
沒提到sedan,SUV,bus
所以除了兩輪外其他有使用PMT的這些報表數據從何而來
Hey~ Apple

elac_chen wrote:
機車當然不能剔除,我上班大部分也是靠他...
不同情境需要不同的運輸工具,大家應該都會做出選擇.....
帶小朋友出門,寒流、又下雨,你會選擇機車嗎??還是汽車??
老人家身體不舒服要去醫院,大太陽底下,你還會堅持要騎車載她去嗎???
適當時機選擇適當的運輸工具,這樣就好了...寫了一大堆看起來或許很正確的文字,然後呢???你這輩子只會用到你覺得比較環保的機車嗎???你家小孩都不會用到你覺得佔空間的腳踏車嗎???




我猜樓主發這篇的重點是在於要幫機車洗刷一些不白之冤

而不是無限上綱到多環保多方便多省錢

YES!~
xdtg wrote:
落落長比較p9內容光...(恕刪)

這是沒錯
光是美國公車使用率及機車種類確實就和台灣有極大差異
當大家開始細看這些項目時
是不是就可以了解到每項小差異累積最後成大差異的感覺

所以當你真的要比較台灣公車和機車效率時
必須每個細項目要控制好
並且瞭解自己所用的假設(例如機車油耗實在很難估計)
如果像樓主用不同地方的數據拼湊計算起來會有危險
當然這樣的計算結果我覺得相當有意義
意義在於應該鼓勵台灣交通運輸相關的人針對這個問題研究
而不是揭露ooxx真相

我也可能可以用一堆數據「證明」公車比機車環保
但我必須詳列並解釋每個數據來由

補上圖

Cloudy Shiau wrote:
這是沒錯光是美國公車...(恕刪)


我相信你根本沒有看完這份報告,且內容差異你也沒有詳細了解

美國這份報告已經指出,公車的計算時間只計算了交通尖峰時刻,原始報告我沒看但是簡單介紹的網頁中也未曾提出任何關於公車行駛區域的問題,換句話說這份報告可以只挑出紐約的公車在下午四點到六點這段時間的承載率去計算,這對現實毫無意義,且摩托車的排氣量大小也沒有定義出來,一台1300cc的摩托車油耗可能只有15公里但是一台125cc的摩托車油耗卻可以到30甚至50,請問一下你提出的數據中是否有提到相關定義?

樓主的計算:

運公車雙向轉乘率約36%。至少3成交通需捷運加公車還未必能到達目的地。根據環品會之前公佈的數據,搭公車一公里會排碳0.08公斤,跟捷運幾乎一樣。為確定其數據可靠,有關台北市聯營公車營運效率可自台北市交通局網站下載,97年共耗柴油1.14 億公升,載客6.53億人次,平均每人次耗柴油0.174公升,按照柴油每公升排碳2.7公斤算,北市公車平均每人次排碳0.47公斤,但因目前公車票價為分段計算,人均搭乘公里數未知,但按照目前捷運為主公車為輔的情況,公車人均搭乘公里應較捷運為短,若人均搭乘距離為5.88公里,環品會公佈的數據 0.08公斤應屬可信。

請問一下,到底是以整年平均計算的比較準確,還是以只計算尖峰時刻的計算比較準確?

你也犯了你自己提到的錯誤



再者,這邊資料中提到的”溫室氣體”並沒有提到所定義之溫室氣體種類包括哪些,而樓主的文章則是只針對碳排放的部分,關於這點你還是犯了你自己講的錯誤:資料不清不楚

我前面就講過了,HC,CO,等氣體的確摩托車排放量比汽車高,但是這些氣體在排氣總量中所佔的比例不到1%,氮氧化物的比例甚至不到0.3%,而高耗能產品的最大問題還包括了能源消耗讓通貨膨脹大幅上漲的問題


所以請你以你的觀點,請你提出相關數據證明我以上的疑點


樓主提出的數據在捷運跟公車上的都是經過我國政府計算出來的結果,唯一說不準的是機車的油耗,這也是你質疑的地方,但是以35來算平均油耗本來就是合理的範圍

這是你最初的文章:
樓主確實保守用「可能」實際跑的較少
但35km/l還是用估算的
而公車是實際使用的油量

我只是想要說
在一連串的小誤差後累積的大誤差使得比較變得失真
利用一堆數字計算出的只叫「假說」
還需驗證
當然樓主很用心提出這樣可能的結果來討論
我蠻接受他的出發點
但不接受他利用一堆數字「似是而非」的來支持他的觀點


你質疑35的估算太過籠統,但是35的確是一台125機車的正常油耗範圍之內,結果你卻拿出一個更籠統,更不具有參考性的數字出來比較(只拿尖峰時刻去估算的數據)
wusamchn wrote:
單純一台機車必然比一...(恕刪)


你一直在提說搭載人數上升就可以比較環保BALABALA,但是請問在一個人口根本不足的地方怎樣去提升搭載人數?

提供你一個簡單的試算:
一個只有一百人居住的小村落,如果每個人都騎車就是100台機車,以機車30公里的油耗計算,且每人上下班通勤平均20公里來計算,每天此村落會產生66.6666公升的汽油消耗

而一台公車的油耗約2~3公里(台北市公車油耗數字約2.3公里),算三公里好不好?20公里的路程下來油耗約6.6666公升,結論就是每天的發車班次如果超過10班車那耗能就會比大家都騎機車高

一天只發車十班的公車換成是你你要搭嗎?更不用說這十班車還得分散到不同路線不同地點,那每條路線一天下來能分到幾班車?


如果今天放大到一個十萬人居住的都市(苗栗市人口約9萬人),那以相同標準下來9萬台機車的油耗就是6萬公升,那就可以發九千班次的公車,差別多大不用我多說什麼


這個計算只是告訴你,不要老是用”人多”這個標準來做基準,台灣人口唯一能夠撐起龐大且足夠便利的大眾運輸工具的都市只有台北都會區

也不要講什麼歪國人都做的到這種莫名其妙的話,我之前就講了,美國可沒有在緬因州蓋地鐵,歪國人沒有一個國家會笨到去鄉下蓋捷運的
Cloudy Shiau wrote:
這是沒錯光是美國公車...(恕刪)

其實你可以去玩看看模擬城市4就可以知道為什麼那些人不搭公車
或許你覺得規劃的很好,但民眾偏偏就是不願去搭乘
再者除了大都市其它鄉鎮你能忍受坐個公車要等一小時轉運、轉車又要等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
高速公路內側為超車道請勿佔用! 全世界95%國家機車都可以行駛高速公路! 全面取消"禁行機車"政策,汽機車共享平面道路資源!
乙烯 wrote:
我相信你根本沒有看完...(恕刪)

對!原始報告我沒有看完
只是你根本沒看!!
所以才會有這樣疑問
不過根據你的疑問我去查了一下

1.原始報告不是只有估算尖峰時間的公車消耗和排放
有尖峰時間、離峰時間和平均
四行程機車是以yamaha vmax (樓上有提到)
2.原始報告主要溫室效應氣體就是CO2
除此外還有SO2, NOx, VOC, PM10等幾種排放
還有各種車輛的耗能

你應該會很高興知道
如果只考慮在行走的狀態下
公車平均CO2排放226是會大於機車的167(gm/PMT)
那為何他們還要支持公車?
因為他還會考慮到其他如:車輛壽命、製造、維護等因素製造的排碳
加一加公車300多就小於機車400多
這還是只考慮CO2如果其他氣體也考慮就差更多

原始研究交代所有數據的來源和參考文獻
所以當你有疑問時查一下就知道
但是當然你可以質疑他的方法或假設
就像我覺得樓主不能無緣無故跑出一個35km/l
你甚至可以拿環保署其他更好機車的油耗來計算
但是公車請比照辦理直接拿理論值

這份報告也會有很多假設和不符合實際的部份
但是至少比較立基點是相同的
因為計算假設的差異會有不同的結果
所以你必須交代你所有的假設如同這份研究一樣
樓主所計算的所有數據的背後假設為何?
如果都能列出才可以知道這些數據是否可以相加減

如果要說政府的問題
那應該說不完
你甚至可以說政府只要請個御用學者做個研究就可以為政策背書
只是這樣的情況是無解的
我們只能說好歹你要以研究背書
就需要比照研究規格把所有計算假設攤開來
以後自有公平

如果我是機車支持者
那這份報告反而可以變成我最好的工具
因為我就可以像樓主一樣宣稱機車較公車環保(167 vs 226)
那就和台灣媒體最喜歡做的:「斷章取義」
那請問這時你要支持這份「籠統」報告還是不要?

回頭想一想我好像不需要花這麼多力氣公平的交代
我應該選個邊站(今天你要選機車還是公車)
就像我們的政治喜歡做的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