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各位01寶傑,關於認為電動車只是買夢想的謬論,你怎麼看?

Lifeispain wrote:
最近因為股票的事情在跟朋友討論電動車市場,我個人是滿看好電動車的
看特斯拉就知道,去年一個爆發,股價噴得又高又遠,跟張泰山的頭髮一樣回不來了

但朋友卻認為現在買電動車的人,都是「買一個夢」,因為尚未普及,短期之內發展不起來
但他講出很多論點都好像有點硬凹,當然我也有反駁他

朋友的硬凹放上來給公評一下,希望大家可以補強我的反駁讓我去導正朋友

評分開始。。。。。。


反電車朋友觀點1. 電動車里程續航不如油電車:
目前電動車大約只有500km上下的續航力,如果是油電車(滿油、滿電)大概可以開到超過800km,若是PHEV甚至可能超過1000Km的續航力,PHEV甚至是電動車的兩倍……
出去玩或長途旅程的話,油電車或PHEV基本上不用擔心里程焦慮問題,也不像電動車一定要浪費時間充電

我反駁:正常沒有幾個人可以開車超過500km不休息,利用休息充電不算浪費時間,而且對電動車來講,真的需要續航力加大電池就好了,感覺朋友就雞蛋裡挑骨頭

朋友 +1
目前確實這樣,還有一點沒提到,電池老化問題,新車沒問題,但用久了就知道,最簡單的例子。。。。 手機。。。。。。新機滿電可用2天,過一陣子,一樣滿電,看看能用多久。。。。。而且,用休息時間充電這點來說 不切實際,怎麼說呢。。。。。。本來一天可以完成的行程,必須額外拉出時間休息充電,最後不是加快行程,就是延長時間,其中得失就看個人了。


反電車朋友觀點2. 近期台灣就兩次大停電,基本上缺電危機是台灣的現況(不能核四、也要降轉火力發電),說不缺電是騙人的,如果停電,那家充就不能用,而且區域停電可能連外面快充站也無法使用,更不用說快充站的量追不到電動車銷量

我反駁:莫名其妙的邏輯,石油有天也會用完啊….那不就所有油車、油電車甚至PHEV都不能用?石油喊這麼多年要用光了,有用光嗎?根本杞人憂天自己嚇自己

朋友 +1
你 +0.5
朋友的部分 就是台灣現狀,沒辦法。。。。。。
至於 石油用罊。。。。 那也是 十幾二十年後。。。。。。。
那時的技術 電池 問題應該早已解決了。。。。。。


反電車朋友觀點3. 電動車價格壓不下來,以休旅車來說不管油電車或PHEV都不到Model X一半價格,房車也類似的狀況
RAV4 Hybrid不到130萬,Outlander PHEV不到150萬
Model X最便宜入門車型基本上就是超過兩倍價格,333萬左右
就算最便宜的Model 3也要快Prius PHV的兩倍價格

我反駁:反電車理由一堆,原來因為買不起阿!!想買買不起就不用找那麼多理由啊,會買的人都不嫌貴,光看0-100加速就覺得很便宜划算阿
高科技電動車幹嘛一定要跟科技落後注定要被淘汰的油電車比呢?

朋友 +1
你 +0.5
朋友。。。。。 現狀問題。。。。。。
你。。。。。。。未來環境


還有一些我覺得根本連觀點都不算,只能算偏見的
例如電動車過保固之後中古車價容易大跌(哪台車過保中古車價不跌)
更換電池額外的成本高也是疑慮之一(油電車或PHEV也有電池阿)

這個半斤八兩
車價一定會跌,但。。。。。
油電車電池壞可以日後再處理,
但。。。。。
電車。。。。。 你可以試試。。。。。。


大家怎麼看,電動車市場有未來嗎?還有像00893這種股票有望漲價嗎…?
另外大家假如有更好可以打臉反電車朋友的講法也請分享給我,我來好好教育他

股票 部分,尤其是這區塊題材。。。。。
我覺得是要看長期,若像絕大部分股民一樣炒短線,那。。。。。。看個人取捨唄。。。。

就這樣。。。。。。。。
哦。。。。對了。。。。。。。。
我沒車,但有一台 GGR,至於為何是 GGR 不是 油車或其他電車呢。。。。。。。。
因為 其他電車是 充電式的,GGR union 是換電池的,也就是 沒電時只要不到 2分鐘就能解決,和 油車 差不多時間,電池成本可以攤提到 月租費 中。。。。。。。
ryan00014875

電車車主沒人PO出遊行程?咱們來看看到目的地充電,休息充電,如何充法[偷笑]

2021-08-18 22:56
惡魔的右手 wrote:
1.重點在超超超級充電站的普及率...800V的線路要有300KW的功率,電流大小很驚人的,
如果一次要裝6支以上,你知道骨幹電線要有多粗嗎?
如果想多蓋幾座,恐怕變電站也要多蓋;
而且未來的超級充電站,即使可以向下相容舊款電動車,
舊的電動車一樣只能龜速充電;如果被舊車種佔用了最新世代的超高壓充電槍,怎辦?
難道要把目前所有的電動車全部推下海?
總之,電動車的問題,半個世紀以來一直都只有兩大類:充電以及續航
未來半個世紀面臨的問題,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Tesla的250Kw快充,目前是400V的系統,超過500安培的電流,你有機會可以去參觀一下Tesla的超充是怎麼佈置的。之所以現在業界開始轉800V,因為如果不增加電壓,只能增加電流,電流加大,電源線就要加粗,加粗以後的電源線,基本上成年人可能就拿不動了,800V搭配250安培電流,就可以做出200Kw的快充,目前800V的標準可以做到375Kw,1分鐘就是6度電,10分鐘就是60度電,剛好就是100度電池的60%,快充的高效區間就是20%-80%,超80%都會降功率,這件事很快就會普及,明年開始上市的很多新車都會是800V,然後目前不論中國還是西歐,新建的直流快充都以800V為主了。
目前主流電動車都是400V體系,800V都是向下兼容的,400V*250A=100Kw,100Kw的充電速度真不慢了,而且用快充的目的都不是充滿,充到80%就可以了,後面的20%要充滿,即使用快充,充的速度也跟慢充一樣。800V普及以後,電池的問題真的只是越來越少,以前賣石油的那些國家主權基金,現在都把錢投入電動車,因為他們知道以後油沒人買了....

惡魔的右手 wrote:
2.人不在車上,能保證不會有白目的傢伙拔掉充電插頭?

充上電了,充電槍就鎖住了!只有充滿才會鬆開,或者車輛解鎖

惡魔的右手 wrote:
3.智慧型手機用尿袋或是快充是被廠商強迫的,如現在的旗艦機可以輕易換電池,
功能,價錢不變,重量多3g,厚度多0.3mm,多數人一定選可自己換電池的版本,
請不要倒果為因!


年紀只要超過30,都會記得2012到2015年安卓手機攻擊ios iphone的口號就是“可換電”、“可外插記憶卡”,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我記得當年年輕的時候,看到Macbook先取消了光碟機,大家罵聲一片,然後緊接著取消了RJ45,大家又罵成一片,再過來iphone連耳機插孔都沒了,當大家準備要罵的時候,airpods出來,大家馬上把錢拿出來了。不可否認蘋果對市場的理解,也驗證了技術只會推動人類往前,往前有時候會損失一些,但既然往前了,肯定是收穫大於失去!
yaynyics

充10分鐘可以跑300公里 我覺得很夠了 感覺可以設加電站就好

2021-08-14 0:05
ryan00014875

還是老話一句,普及後再買不遲,不用出遊還怕哪裡沒充電站,[真心不騙]

2021-08-15 19:22
ThomasLin wrote:
年紀只要超過30,都會記得2012到2015年安卓手機攻擊ios iphone的口號就是“可換電”、“可外插記憶卡”,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我記得當年年輕的時候,看到Macbook先取消了光碟機,大家罵聲一片,然後緊接著取消了RJ45,大家又罵成一片,再過來iphone連耳機插孔都沒了,當大家準備要罵的時候,airpods出來,大家馬上把錢拿出來了。不可否認蘋果對市場的理解,也驗證了技術只會推動人類往前,往前有時候會損失一些,但既然往前了,肯定是收穫大於失去!
你舉這例子就不對了
取消可換電池是因為大家看iPhone這樣做可以賺更多,有樣學樣
這叫劣幣驅逐良幣,不是進步! 多一個選項總比少一個選項好
kurokawa079

他就自以為,可以換電池超屌,單純當時的安卓太廢才被打趴,現在的手機如果還是可以換電池幾乎可以用很久不用換了[沒有不敬的意思]

2021-08-12 17:48
以前我也觉得电動車不實用,在上海買了model y之後就發現回不去了…

一是加速性--五秒多的0-100加速性,油車得幾百萬的性能車才能達到,而電車只要百來萬
二是提速時的順暢度--換檔的頓挫感,有比較才有差別
三是怠速時的平靜--才發現我的油車抖得跟什麼一樣…
ThomasLin wrote:
Tesla的250Kw(恕刪)

一般電池都這樣啊
你要快速充電怎麼可能給你100%快充
充到80%之後充電的電壓直接給你下降進行慢充
進行慢充這已經是常態了
甚至進行慢充過到80%電壓也是會下降的
這是對電池的保護機制也同時是加快充電速度以及延長電池壽命方法
至於安卓手機可換電池這件事我只能說
以前確實是換電池是主流
甚至在智障型手機年代不少人都會多準備一顆電池以備不時之需
可是進入到智慧型手機也有不少手機直接是不可更換電池的
甚至因為手機防水成了重點目標
你要手機防水密封性就一定要好當然就會捨棄掉可換電池設計
加上當時行動充普及當然後面使用者越來越不在意手機可不可以換電池
之後就是快速充電技術起來行動充也加大電壓可進行快速充電
如果要說什麼取消配置
MacBook取消光碟機大概是2012年吧
當時隨身碟跟記憶卡儲存技術早就進步了不少
加上當時資料容量也沒那麼大以當時技術來隨身碟還算是堪用價格也還OK
而且當時隨身碟也進入讀寫比以前更快的USB3.0
記憶卡也進入快速度取寫入
隨身碟記憶卡會取代光碟是時間上的問題
就跟光碟取代磁片一樣
況且現在更多軟體早已是簡易包裝裡面甚至連說明書都沒有
只有一組啟用序號
早在很久以前不少軟體都直接把檔案丟在線上官網下載了
有沒有發現
每次討論車輛能源相關文章的時候都會有一種現象

反對電動車的人一上來的起手式,就是先貶低車主
每次就扯到什麼秋、炫富、跟風
稍微開快就叫飆車
出了事情就車子危險

怎麼遇到燃油轎跑的時候,好像都不太有人這樣講
怎麼JXM或x洲車在路上亂撞亂衝都不會有人很正義的去糾正?反而覺得那是傳奇
怎麼軟板金、火燒車、漏水,都不先去關心一下,有的消息國內還看不到

額外還有續航超過1000~2000這種很詭異的數字
要不要算一下,一台車假設12km/l油耗+70公升油箱,大概續航多少?答案是840km,相等於model s plaid公告續航

燃油車的定速高速續航好,但基本上油耗也就持平不會因此飆太高
綜觀目前跟特斯拉全車系同樣0百以及馬力的車輛,有哪一台不耗油的?更遑論現在新款所有車輛油耗真的都很厲害?

電動車的續航缺點同時也是優點
有的人就算給他1000公里續航的電動車
照樣開成600~800公里
有的人給他特斯拉基本款的model 3sr+(55kwh),可以開超過公告續航

甚至同樣是30~50kwh,新創車商或是某些較厲害的傳統廠商,可以優化出300~400的續航

卻有更多的廠商,掛了70~90kwh續航卻勉強摸到400

這中間還牽涉馬達功率、電控優化之類的
也就是油車所謂的引擎調教

每個人的駕駛習慣不一樣
每台車的調教不一樣
每個公司的功夫跟專長不一樣

無論油車還是電車,看的是駕駛的習慣而不是車子本身
喜歡亂踩,不管什麼車都不夠用

有更何況充電問題,幾乎都是燃油車製造出來的,佔用車位甚至是玩文字遊戲,媒體及網友大肆渲染

可能有些人是一日環島數次需求的,我實在不知道續航高到超過原本車輛要做什麼?


吵電的來源的更不用說,一個內容一組用詞一直重複講
貼碳足跡資料也是跟新加坡政府一樣,選擇有利而不是選擇詳細

現在生活起居舉凡食衣住行都會大量用到工業用電
尤其是汽油使用前必須從石油煉解,然後油罐車還要運油,這樣就已經是多一分浪費了
夜間的用電進入離峰狀態,更是應該利用電動車當儲能系統

執政者的某些話會激怒民眾,爾後仇視國家能源政策甚至是電動車,但如果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已經擺在面前了,就沒必要去爭執

電動車的出現
會導致舊有產業及供應鏈的衝擊
會剝奪某些人對於玩車的樂趣(手排、聲浪)
所以會有人非常著急
但是100年前汽車剛出現的時候,馬車駕駛也是這樣認為的

馬車的產業鏈又更廣了
yaynyics

充電時間跟地點才是最大的問題 狗肉就是都在上下班換電才導致電力都不足 你覺得的旅遊景點假日為什麼會塞車?

2021-08-17 20:25
TAS900311

其實汽車跟機車的能源政策不是合一的,所以兩者不能相提並論,更何況前提我已經說得很清楚,就是被佔用,目前台灣僅有9000多台特斯拉,但充電位卻不是時時刻刻都有人用

2021-08-20 23:00
當年LCD可以全面替換CRT是因為技術成熟到成本可以匹配,操作性一樣便利。

除了成本以外,現在電動車的工作環境從35度到-20度時,電池效能到底如何?

我曾經開過一天一千km的里程,那時候的里程焦慮就大的不得了,所以目前的我是靜觀其變。
saminhhht wrote:
除了成本以外,現在電動車的工作環境從35度到-20度時,電池效能到底如何?


三元鋰的最優充放電效率是在20-35度之間,以台灣為例,環境溫度都比較高的情況,電池的熱管理系統主要的責任是降溫。

0度開始,三元鋰的充放電效率大概還有90%左右,這個時候電池的熱管理開始幫電池加溫,零下15度左右,效率大概剩85%,零下30度就已經很難充放電了,以前都是用PTC來幫助電池加溫,但PTC太耗電,零下15度的情況下PTC 同時給電池還有座艙加溫,電池有一大半的電都是拿去升溫的,而不是用來驅動,所以熱泵最近開始流行,尤其針對低溫環境,熱泵效果很好。

但是鐵鋰電池就不是這一回事了,鐵鋰到了0度就開始不放電了,接下來就看Tesla用的鐵鋰電池在中國北方的低溫環境到底還能保持在什麼水準。

saminhhht wrote:
我曾經開過一天一千km的里程,那時候的里程焦慮就大的不得了,所以目前的我是靜觀其變。


如果1000公里是不停車持續開,這件事電動車真的辦不到,但是只要中間可以停個30分鐘利用快充補電,那就沒什麼困擾。我剛好上個月從上海開到溫州出差,差不多500公里的距離,我的是70度電,開300公里以後,大概消耗掉45度電左右,也開了3個多小時,然後利用休息吃飯的時間,30Kw的快充利用這45分鐘,快速補了20度電左右,等於車子剩餘電量是45度電,然後再開了200公里抵達溫州,再利用飯店的慢充將車充滿,溫州待了2天以後,再用同樣的方法開回上海。如果快充都可以有120Kw的情況下,半個小時可以充進60度電,基本上大部分的電動車,都可以輕易的充到80%以上的電量,有80%的電就相當於56度電,都可以輕易的開400公里,我不認為只有一個駕駛的情況下,多少人可以開400公里不休息的?
ejan1969

我覺得焦慮會來自於快充站滿了,然後那輛車的車主不曉得什麼時候才要回來...

2021-08-17 12:49
ThomasLin

這個焦慮其實就跟油價漲之前,跑到加油站排隊是一樣道理,也有人願意花1個小時排隊加油。

2021-08-17 13:46
我在猜,目前版上非常反對電動車的版友,十之八九,家中永遠無法安裝電裝電動車。


不過,世界不會因為你的抗拒而改變,也不會因為台灣的異議而變更。

減碳是世界的潮流,
全面電動車是必然,也是絕對的趨勢。

所以,想辦法努力賺錢,
買間能安裝家充的房子吧!
這才是最實際的作為。
ariete wrote:
中國隨便也測出2L/100km以下、換算出來45g-CO2/km這種EV遠遠無法達成的數字(註)

这个2L/100KM指的是第一个100km, 用的NEDC测试方法, 被大陆流行的双模电动车(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油车电车混合一体为代表)吹到了天上, 可是车子开出去肯定会有第二个100km的呀, , 将来都会被WLTC法测试取代, 可以更理性地看待电动汽车的能耗.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21-03-03/1644182.html
TAS900311

如果今天NEDC電動車,一堆人就說是灌水,然後hybrid或是燃油用NEDC就認為是真的

2021-08-19 22:47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