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一位好奇的駕駛和左腳煞車心得

在分享影片的時候,我沒有寫自己的註解,況且原文和回應的篇幅和時間跨度較長,因此容易造成誤會。
我在這邊補充說明。

我本來是純右煞駕駛,後來在山路上開始改成左煞。
目前是左右煞都用,看場合。

我找的影片,盡量放一般道路情境,所以「賽道」的影片我不放。
像是首段影片,就是On Street,佐證我對街上適用左煞的看法。

反對左煞的影片部分,我挑選一些畫質較清晰、氣氛較輕鬆的片段。
顯然左煞帶來的困擾就是煞車燈長亮,造成疲勞和危險。
這點我在原文也曾提到。
如果駕駛下意識會壓住煞車,那就不要把左腳放上面,用右腳煞車。

至於兩腳都用,或是兩邊都有討論的影片,我放在最後。
原因是前面的影片看完,理應會有觀念衝突。
例如新聞提到的「賽車手不會用左煞」與一些網友提到的「左煞適用於賽道」,顯然矛盾。
還有些觀念則可以互補,前後呼應。
例如重車教士提到的「別把左腳放在煞車上休息」,就是在指某些影片中的「煞車燈長亮」。

我確實有對煞車腳的偏好,可是我把贊同中性反對的不同聲音都放上來。
不是因為我想要講出互相衝突的論點,而是因為我想把知道的論據給大家看。
既節省了些時間,也可以讓網友能多點判斷的參考依據。
littlepeg wrote:
在分享影片的時候,我...(恕刪)
我還真的試了一下,左腳煞車,只能說我實在不適合夾著LP開車,很不舒服...
我終於了解了,為什麼車禍影片常看到高速公路駕駛遇突發狀況就急踩剎車導致翻車或自撞護欄!!
原來是雙腳開車害的呀,左腳反應太快直接踩剎車就GG了!!每次看到這些影片,我就在想駕駛怎麼了,剎車有必要踩的這麼快又急嗎?不翻車才有鬼耶!!原來是雙腳三寶飯呀!!

littlepeg wrote:
簡單說,這不是煞車的問題,而是踩油門的駕駛問題。
(恕刪)
我也很好奇 ,
問題 1.
如果前方一路順暢, 都沒甚麼車 , 那沒甚麼問題
如果高速公路車多 , 安全距離拉不開來 , 走走停停 , 請問左腳剎車的駕駛 , 這時你的左腳放在哪裡 ?
a. 左前方(有些車有讓左腳休息的踏板, 不大會形容那個地方)
b. 剎車踏板上 stand-by (微微碰著但沒踩下去)
ps :左腳在剎車踏板上 stand-by , 右腳又是在要踩不踩之間 , 這樣不難過嗎 ?


問題 2.
當緊急狀況(緊急剎車) 時 , 左腳用力踩下去 , 右腳呢 ?
以慣性來說 , 緊急剎車時 , 人的重心會往前 , 這時要收右腳(或是把右腳懸空) , 不是違反了慣性嗎 ?
緊急剎車時等於下盤只靠一隻左腳支撐 ?
反觀右腳油門剎車的駕駛者 , 緊急剎車時 , 右腳踩剎車, 左腳踩休息踏板 , 兩手方向盤 , 不是一個很好的姿勢嗎 ?
另外 , 緊急狀況時 , 除了重踩剎車之外 , 也比需視狀況 , 鬆剎車 , 左右閃等等動作 , 這時不會左腳/右腳打架嗎 ?
(突然想起當兵 , "一是左腳 , 二是右腳 , 錯了換腳" 的狀況)

以上純個人感覺 ,
當然 , 每一個人習慣,安全就好 , 不要出狀況就 ok
littlepeg wrote:
「左腳煞車」,跟「國...(恕刪)


總之汽車原本的設計就不是讓你這樣玩的

敲那麼多字都只不過是你的一廂情願~~
vincent12 wrote:
我也很好奇 , 問題...(恕刪)


問題1

走走停停確實是很煩的事情,我覺得可以分成兩種狀況,用蠕行速度當分界。

速度比蠕動還要慢,則不需要油門,專心踩煞車即可。
這時候的左煞右煞其實差異不大,因為都是一隻腳放煞車踏板上待命。

如果車速比蠕行還要快,則只要專心踩油門即可。
這時候沒有煞車的問題,左腳放「休息踏板」上。
我自己通常會切S檔,這樣油門一放就有明顯檔煞。

然而堵車通常就是速度慢又一直在變,所以油門煞車都得踩。
我覺得堵車所需的專注力較低,所以我幾乎都是用右腳煞車。
我對左煞的看法是,右腳怎麼按油門、休息,左腳就照辦。
將跟車距離稍微拉遠,這樣就可以把切換的頻率降低,左腳確實可以放到休息踏板上。

其實對於自排車而言,打著D卻踩著煞車,本身就是油門煞車一起做動。
只不過因為傳動系統中的液力變矩器在攪動,所以不會造成磨耗。
不過遇到真的太慢的塞車,我還是會切到N,不然腳一直踩煞車也會累,不管是哪隻腳。
畢竟煞車比油門還要重些。

問題2

從我的經驗來看,急煞車時,腳並不會被甩去壓踏板。
但我覺得這多少因車而異,答主可以找塊安全場地自行測試,以實際結果為準。

我覺得最主要影響因素是安全帶,因為它把駕駛定在座位上。
就像F1煞車力道可以到5G,但車手依然被安全帶綁在座椅上,而不是整個身體往前衝。
腰間的安全帶可以拉住髖部,順帶限制大腿的活動範圍。
安全帶拉不住的部分是小腿和腳踝部分,所以確實會有慣性影響。

定量來看,一般車輛最大煞車力道在0.9G左右,乘上小腿質量,這就是全力煞車時,從油門上抽腳所需的力道。
先不考慮膝蓋造成的扭矩、角動量和轉動慣量等,否則數值只會更小。
我覺得這不需要太大的力量,因為就算抽整隻腿也不是太難的事情。
如果把0.9G加強一些,變成1.0G,則這就是地表上的重力加速度。
站著的狀況下,把一隻腳抽離地板,就可以稍微感受所需力量。
是會需要花一點力氣,但還不至於力不從心。
而且這是1.0G版本,加上抽整隻腿的所需力道。
如果上述文字看起來還是很奇怪,只要想像人類在走路的施力即可。

萬一,駕駛不繫安全帶,我覺得依然不會有太多力量傳到踏板上。
就像抱著小嬰兒懸空走路,即使把他的腳掌貼到地上,他也不一定會對地板施力,很可能是軟腳坐下去而已。
不繫安全帶急煞車,確實會讓整個身體都往前滑,不過我覺得腳的部分因為有膝關節,傳到踏板上的力道不大。
就算是遇到10G以上的瞬時加速度,也就是撞車,那駕駛是整個身體往前滑,且有點前翻的趨勢,我覺得踏板受力並不高。
詳情可參考各車碰撞測試的假人運動。
不懂樓主塞車為什麼要切到N檔?!
車子要加速還要換回D檔多麻煩!!換N檔就不用踩煞車與油門了嗎?車子就會自動跟車了嗎?!Orz......

保持D檔給車子自己滑就對了.....
煞車次數越少油耗會越好唷!!
給大家參考

littlepeg wrote:
不過遇到真的太慢的塞車,我還是會切到N,不然腳一直踩煞車也會累,不管是哪隻腳。

(恕刪)
不懂樓主塞車為什麼要切到N檔?!
車子要加速還要換回D檔多麻煩!!換N檔就不用踩煞車與油門了嗎?車子就會自動跟車了嗎?!Orz......

保持D檔給車子自己滑就對了.....
煞車次數越少油耗會越好唷!!
給大家參考

littlepeg wrote:
不過遇到真的太慢的塞車,我還是會切到N,不然腳一直踩煞車也會累,不管是哪隻腳。

(恕刪)
以前有個對岸的笑話,說路邊有兩個工人,一個一邊挖洞一邊倒退,另一個在前面一邊倒退一邊把挖的洞再填滿,路人看不下去,問你們兩個這樣是在忙什麼?工人回說,本來我們中間還有一個負責把樹種下去的,不過今天他請假了...

手排車演變成自排車就像上面這個例子,沒有離合器了,也不改,就直接把左邊的操作刪去,剩下的部份動作就照舊重複

自排車的油門和煞車就是延續手排車的習慣而以,若不是為了和手排的習慣接軌,讓你重新設計的話,誰會把兩個不能互相搞混的東西放這麼近,還弄在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讓你憑感覺用腳分辨踩哪一個...

下面是一則有趣的新聞,在專業的領域,事情很單純,死了一個人,成立調查小組,按鈕位置太接近,設計不良,結案;但是在汽車上呢,車廠利益如此龐大,用車的民眾如此多,大家都這樣,就別去捅這個馬蜂窩...,即使光在台灣一個小地方,一年就因為踩錯要死好幾個人更不用說全球,卻只能堅稱是人的問題,這樣擺絕對沒錯


印度國防部官員近日透露,由俄羅斯與印度兩國專家組成的調查小組已查明了導致一架蘇-30MKI戰鬥機于今年4月30日墜毀的主要原因...一名飛行員准備按下關閉火控系統的按鈕,不料卻誤按了控制機載計算機電力供應的按鈕,導致戰機突然失控並墜毀...蘇-30MKI座艙內的各種開關的布局並不合理,一些與飛行控制有關的重要按鈕所處的位置很不合理,非常容易被誤碰。調查人員也指出,此次被飛行員誤碰的機載計算機電力供應控制按鈕就和火控系統控制按鈕非常接近
Arch.Gabriel wrote:
以前有個對岸的笑話,說路邊有兩個工人,一個一邊挖洞一邊倒退,另一個在前面一邊倒退一邊把挖的洞再填滿,路人看不下去,問你們兩個這樣是在忙什麼?工人回說,本來我們中間還有一個負責把樹種下去的,不過今天他請假了...

手排車演變成自排車就像上面這個例子,沒有離合器了,也不改,就直接把左邊的操作刪去,剩下的部份動作就照舊重複

自排車的油門和煞車就是延續手排車的習慣而以,若不是為了和手排的習慣接軌,讓你重新設計的話,誰會把兩個不能互相搞混的東西放這麼近,還弄在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讓你憑感覺用腳分辨踩哪一個...

下面是一則有趣的新聞,在專業的領域,事情很單純,死了一個人,成立調查小組,按鈕位置太接近,設計不良,結案;但是在汽車上呢,車廠利益如此龐大,用車的民眾如此多,大家都這樣,就別去捅這個馬蜂窩...,即使光在台灣一個小地方,一年就因為踩錯要死好幾個人更不用說全球,卻只能堅稱是人的問題,這樣擺絕對沒錯


有時候 無知還是很可怕的
所以幾十年(80年, 自排 1940問世)來 全世界所有車廠 所有汽車設計師 都沒想過這問題 因循苟且 就你最聰明
建議你趕快去申請(做腳煞車踏板在左邊)專利 以後車廠想通這道理 就要付你權利金了 保證三輩子用不完


PS. 偷偷告訴你 車廠認為煞車和油門放同一邊可避免發生緊急事故時 雙腳同時踩煞車和油門
當然我也不會跟你說 沒辦法單一隻右腳控制油門和煞車的 駕照應該是雞腿換來的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