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機車的別自打嘴巴了既然知道台灣一丁點大又擠死人就應該騎腳踏車才對 一人頂根毒煙囪豈不臭死人腳踏車能環島能上武嶺相對的市區買個東西一丁點路有那麼難嗎去遠一點的地方騎一點路就到車站了 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吧 別把腦子跟雙腳晾在家裏都不拿出來用
台灣重度使用機車的原因,其實牽扯到根本的問題,工時太長生活節奏太緊湊,還不想辦法爭取時間的話生活全部都給工作就好了啊~再者熱帶型氣候本來就容易發展機車,高緯度國家想發展也會受限於氣候因素。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政府政策只做一半,希望透過提高汽車的使用及持有成本來降低汽車使用,但是大眾運輸的方便性也沒跟上來,只會在那邊鼓吹自行車。
一人一汽到時候開車都比騎腳踏車慢了沒人會這麼傻吧只是以這個理由騎摩托車也是說不過去的因為車子有機車無法取代的用途這稍為觀察一下其實不難理解要拿xx取代雞腿似乎也犯了邏輯上的錯誤所以我才認為對好手好腳的人來說機車比自行車好的地方單純只是彌補使用者時間管控的不當 或是單純懶惰習性 而減少塞車這種犧牲小我的說法跟本就是在自我安慰而已
台灣夏天騎腳踏車上班通勤,根本是不現實的,戶外30多度的高溫,男生穿著襯衫西裝褲皮鞋、女生穿著OL套裝高跟鞋,騎腳踏車到公司時候,可能已經全身濕透透了。摩門教傳教士,才會穿那麼正式騎腳踏車好不好。一般人穿那樣騎腳踏,很奇怪。尤其中程通勤的,那可不是騎個5分鐘,而是要騎半小時~1小時。體力好壞先不說,大汗淋淋絕對跑不了。大部分的公司,又沒有提供淋浴間,如果有提供的話,還能穿運動服騎腳踏車上班,到公司後淋浴換衣服。這在台灣就是天方夜談,不可能是事情。其實台灣應該多推廣這種:電動滑板車或 電動助力腳踏車電動滑板車 在對岸買超便宜,在台灣買卻超貴,商人去對岸批貨來台灣賣,轉一手貴了 2~4倍.....國內也沒廠商生產製造類似的東西,都只能買外國水貨。充飽電可滑行 60~100 公里左右,握把有電門可控制速度,有碟煞時速最高可達 30~50公里/小時(看品牌型號)可以走腳踏車專用道。可以上電梯,一路滑到辦公室去。可折疊,收納起來,放汽車後車廂。外食、喝咖啡什麼的,直接放在店家內用椅子下。重量約 10~20公斤,摺疊起來可單手提著走,也可以用拖的,像在拖行李箱那樣子。隨便舉例:續航 100公里遙控防盜器雙輪碟煞懸吊避震猜猜多少錢?台幣 5千~9千(標準/高配)這要是台灣買,沒個 1~2萬 絕對買不起來。然後賣家其實就是去對岸批貨的,轉一手賺了 2~4倍。
LCU493 wrote:我這裡 公車1小時一班 買個便當 花兩個小時 你要嗎?萬一 沒搭上 就不只 兩個小時 公車一小時一班,真的假的...這麼好!我們這裡公車一天五班,6:05 - 9:00 - 10:30 - 15:50 - 16:50中午搭車出去買便當,就差不多要煮晚餐的時候才搭得回來。都市人是不能了解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
fedora wrote:其實台灣應該多推廣這種:電動滑板車 小米續行只能 30KM AMAZON 含運費 USD$ 930攬勝號稱升級可到 80-100 KM (當然是最低巡航速度, 絕不是30-50KM/hr)(以公益寶貝四字故意遮掉升級二字) 實際能跑多快多遠?====揽胜电动滑板车怎么样,真实使用感受!https://tieba.baidu.com/p/5448936140挺垃圾的,说能跑25-30公里,结果跑了不到10公里自动断电https://tieba.baidu.com/p/5343125361新买的,就出去取个快递,回来居然一直自动刹车这车怎么和希洛普一模一样?就牌子不一样,看来都是山寨东西我能跟你说我也是先买了揽胜。45-60公里。每次都跑了19公里就没电,去代驾,半路没电,自己滴滴,40多块钱回家。水的太多了===滑板車平衡車北京不讓上街 警察見了罰款交警說這些車常常發生事故==對岸不准上路, 台灣就可以? 有多少路段有自行車專用道?台灣都會區能用嗎? 人行道不能騎,騎樓不能騎,道路不能騎只能公園裡,校園裡,旅遊觀光區及鄉下無人區用用吧。==台灣網民總是故意用錯誤資訊加工後 PO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