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蝶戀花那個彎道如果有測速相機就不會發生慘劇了

速度快跟車禍真的沒有絕對的關係,

如果有絕對的關係,那德國不就應該榮登世界車禍冠軍

真正要探討的是為甚麼司機的入彎速度會過快,背後的原因是甚麼?

疲勞駕駛,趕著接班,道路規劃,車輛狀況等等

很多重大事故背後所隱藏的成因不是所想的的那麼單純

而我們政府最會的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很少會從根本改善

從根本改善,需要時間才會有成效,而成效出來時,大多已經不能算是自己的政績了

所以啦!現實面一點,有機會坐國道客運,繫好安全帶,平時多拜拜










不覺得一切都是屁嗎

立法委員做甚麼用的
一堆米蟲而已

1.遊覽車全車進口該免關稅
2.各個重要風景區需設立遊覽車司機停車路線
3.司機停車後做完保養自己的事做完搭接駁車
去指定新蓋休息區休息
休息區冷氣簡單床鋪是景點公司要負責的
4.台灣遊規定依定要兩個司機同行,
所有多日行程都依照時間該換司機就換
5.外國有甚麼好的法律全部都要學

所有成本需加諸在消費者身上一個人一天"兩千"
愛玩就是要付出代價要不然乖乖待在家裡附近公園
台灣人自私愛省又要便宜又大碗
不要上車睡覺下車尿尿這種行程給有錢人去就好了

出事都是別人的事但從旅客身上多掏一毛錢都會要它們命的樣子
尤其是退休領優厚退休金的人
不要有那種一天850 & 500的形成了
慢慢改,公司經營困難是一會事
但是出去玩的成本就是那麼高

講那麼多政府再過十年也不會改
反正那間出事就把那間運遊公司旅行社停權就好了
一切都是屁

這件事我從來都沒有認真地去同情誰
台灣人就是情大於理
私人關係比法律法條重要太多了
大家別這樣~~

真心覺得開版的很適合去

交通部當官阿~~~~


一堆人跟風是怎樣?
如果不該設測速為何速限40標誌會變多
(去看影片和google實景比對一下就知道了)
主管機關明明知道該改善而未改善
一出事就推給司機疲勞駕駛...

測速一根在入彎前就夠了

ethan567 wrote:
測速一根在入彎前就夠了


你覺得測速對於打瞌睡有用??

DANTELIU wrote:
不覺得一切都是屁嗎

立法委員做甚麼用的
一堆米蟲而已

1.遊覽車全車進口該免關稅
2.各個重要風景區需設立遊覽車司機停車路線
3.司機停車後做完保養自己的事做完搭接駁車
去指定新蓋休息區休息
休息區冷氣簡單床鋪是景點公司要負責的
4.台灣遊規定依定要兩個司機同行,
所有多日行程都依照時間該換司機就換
5.外國有甚麼好的法律全部都要學

果然是鄉民~出張嘴最簡單

bronte53 wrote:
最好是打瞌睡了還可以一路彎到那邊才撞到啦,
前面早就衝出去了

這位兄台有開車打瞌睡的經驗嗎?
不但會轉彎,還會停紅綠燈咧
而且怎麼開回家的都沒印象
但那是恍神狀態
看這新聞
還有這個
你有比檢警的判斷更厲害嗎

真的代誌絕對不是阿財想的那麼簡單

atenza.ken wrote:
你覺得測速對於打瞌...(恕刪)

廢話真的睡著當然沒用但接近昏睡有用
有轉彎就代表只是接近昏睡還有接收外在資訊的能力
多一根測速或跳動路面絕對比多參考用的速限標示有用...

這個彎遊覽車開7~80過彎是很平常的事
車輛高度或過彎極限不是太大問題
但前提要很專心才能過這個連續彎(入灣點要抓狠準、沒有修正空間)

但最危險的是心理層面
雪隧長隧道視覺疲勞引起的催眠狀態
導致坪林到石碇的長下坡連續彎路產生操作制約的暗示效應
即代表駕駛已完全信任道路和技術,放鬆了對客觀的評判,在緊急狀態下,沒有意識和思考的餘地
若駕駛已處於這種狀態
遇到這個彎很容易用錯誤的過彎速度和轉向角度進灣
當然若進灣前有其他刺激(胚車、塞車、跳動、測速相機)就可解除這個狀態

把這麼重要的安全設計問題只推給司機過勞帶過...
隨便找一台花蓮回來的小客駕駛還不是跟司機一樣累
被別人催眠暗示了還振振有詞
最好笑的是這樓反對的一半是"開40就好啦!幹嘛花錢測速?"
另一半是"開40會塞車呀!怎麼能開40?"
我要是當官遇到一群刁民也會推給司機...

ethan567 wrote:
廢話真的睡著當然沒...(恕刪)


打了樂樂長的一篇....

測速器對打嗑睡有用?有提?

司機都快睡著了,還會去注意測速?

如果有用,誠如你所講

每個轉彎前都設置測速不就一勞永逸?

你提的方式是提醒過勞的駕駛前有彎道,提高警覺

我想的是怎麼解決司機過勞問題

照樓主的概念,台灣馬路每10公尺應設立一隻測速照像機
從此不在有交通事故產生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