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520tw wrote:真實案例攤在眼前幾年...(恕刪) 慢慢等吧...真的開好也不知道民國幾年了真實案例也是宜蘭的案例...台中那麼發達怎不見花蓮也一樣..同樣的建設用在不同縣市影響絕對不同......
換個角度想 : 國民要求一條比較安全的道路過份嗎?不管國民住在那裡,都有權利要求政府蓋一條安全的道路!雖然我很少去花蓮,但想到目前這條道路的就有點怕怕的!多為那些因落石傷亡的家屬想想吧,或是將來可能喪命的國民著想吧!
ptx wrote: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花蓮大門口的砂石廠、水泥廠、發電廠這些也是經濟建設吧,帶來的汙染與破壞難道還是視而不見嗎? 照這位大大說的話~砂石廠、水泥廠、發電廠等...甚至目前紛紛擾擾的大發工業區,只要有關環保有汙染疑慮的危害的相關產業通通移出台灣,設置在其他地點,如此就台灣就不會受到汙染.可是大家也不能開車或騎車..還有也不能搭車,因為都會排放廢氣,汙染台灣~~~~最後最可怕的就是我們也不能生活在台灣,因為我們會呼吸排出CO2~~不就正符合~~~政府提倡的""節能減碳""
freemanman wrote:照這位大大說的話~砂...(恕刪) 如果你對於經濟發展和環保議題的思考只願意這麼片面我也不會為此多說些什麼但事實上,經濟建設和發展根本就不是這樣非黑即白的存在很多建設還是有選擇可言,只是以前的規畫從未在乎保留自然環境給下一代我發言至今的重點,主要都是在於這條蘇花高的開發並沒有實質的證明告訴民眾它的安全性更高對於可能帶來的經濟發展,也多屬於一廂情願的說法官方說法多是忽略了擁有更方便交通的西部鄉鎮,為何無法提振經濟的事實為什麼要片面聽信官方說法就以為這是帶你們回家最安全的道路呢?之前台北市有個建設(恕我不說出名稱,那是01的禁語)官方也是不斷打包票,堅持當時的建造過程沒問題,安全絕對沒問題結果顯示官方說法總是在欺騙民眾,受害最深的就是距離最近的那群住戶如果真的想要安全回家的道路,為什麼不先要求政府提出可資證明的證據也可以要求政府多評估幾種方案,甚至是多種方案的結合模式這種只有單一選擇,沒有完整數據與詳細研究的建設案,真的是好的嗎?分東西部實在是很好笑,但真的想學西部的城市建設,實在是只有失敗的多,成功的少如果花、東縣市想學,希望能夠選擇好的學,而不要再學到那種急就章式的開發手法最後受害最深的,不會是政客、不會是財團,一定是住在那裏最久的當地人最後,別再拿呼出CO2當成藉口了CO2是生物的自然產物,也是植物行光合作用產生能量的原料而地球暖化議題,也不僅僅只是CO2的問題不要再混淆視聽,請把焦點專注於真的需要注意和討論的議題上
我覺得蘇花高要蓋,既然北宜高都蓋了為何不能蓋蘇花高?何況蘇花公路比起北宜公路更危險更應該蓋,一些人說後山淨土我想問蓋了就會破壞嗎?老實說現在花蓮沒有蘇花高還是很多觀光客,每到颱風有些人要北上辦事都因為蘇花公路封閉加上北迴線停駛而延後時間甚至損失慘重。其實看看宜蘭自從北宜高通車方便不少,至少不會因為颱風而無法往返,甚至造就宜蘭不少商機。我們不應該隨政客起舞的,十幾年前談蘇花高到現在連影都沒有這才是真正的悲哀。
我是贊成"局部"蓋也就是蓋繞過危險地段,並不是由蘇澳直接蓋到花蓮市這樣工程費也少花,交通也比較安全至於環保,個人認為只是反對的藉口高速公路都蓋到埔里這個號稱出好水的地方,也沒看到環保團體對於車輛產生的污染有什麼大的反對聲浪出現對蓋個蘇花高要這麼大反應?舉個誇張點例子日本的北海道,面積是台灣的2.5倍,人口比台灣還少,稱的上是地廣人稀,又是重要的環境及動物保護區日本人還是一直在那裡蓋高速公路,它們就不怕污染嗎?交通,安全,環保勢必要達成一個平衡點,要有所取捨在花蓮的北端與宜蘭交界處蓋條高速公路,就好像把整個花東都會污染破壞殆盡,這會不會反應太過度了如果說這樣帶來的人潮與車流會造成不良的影響那也是到花蓮遊玩的人們的道德問題,而不是道路也有人說蘇花公路修好一點就不用花錢了請問一下,當蘇花公路在修路時,車要跑那一條替代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