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x wrote:
但卻完全沒有說明,為什麼蘇花高會比蘇花公安全的原因
等到能夠提出合理解釋與數據,這樣的文章才有說服力
從北迴鐵路六十二年~六十九年的地質與建築設計,到東改計畫時期民國八十一年開始的北迴線雙軌化的經驗
也就是說鐵路在蘇花高接近路段已經開挖兩次(雙軌化又開挖一次),勘查地形地質N次,並通車20多年期間經歷地震N次,颱風N次,其中雙軌化的隧道寬甚至可以通過2+0.5線車道通過
話說北迴線如果現在叫做蘇花鐵路會不會爭議比較大,環保團體也會抗議禁止興建?
另外諷刺的是外國認可的風景 清水斷崖與太魯閣,都是建築在破壞地形開發馬路的地方(也就是大家可以開車方便看到)
另外深稱好山好水好環保的花蓮,境內確有全台灣最大的砂石與礦場以及砂石車專用道,也是相當不解的事(用google map看太魯閣入口就知道了)
或許該文章前前後早已破百,常常拿之前的文章再說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