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緩撞車一直被撞,難道都是ACC的錯?

第一次聽說有人去撞人的就說對方的錯,
就像幾年前有一個交警在路中間指揮,
有一個三寶撞上去還對那位警察說你幹嗎站在那裡,
一樣的好笑
Snoopy wrote:
使用ADAS最大的問...(恕刪)

所以說不能完全信任,接近前方車輛時速差很大就要自己先踩煞車比較保險,不然除非時時刻刻都在注意銀幕上有沒有偵測到前車
Snoopy

是的,用ADAS,還是要注意路況。

2023-11-30 19:56
eric62 wrote:
注意銀幕上有沒有偵測到前車


只要注意前面車況即可
不需要刻意看螢幕
抬頭顯示有車也會出現驚險片段的
當你在交流道附近有人插隊的時候你就會懂了
螢幕有車沒錯但是插進來那台超近的時候電腦才會煞車
我是都會忍不住自己介入提前先踩煞車
畢竟這樣比較保險他真的太近了
你發現他沒有踩你才踩我想應該已經撞上了
當然要相信科技都放給他踩也是可以拉
反正電腦失誤後是車主負責賠償
小人族我必黑單,機車族不黑只懟。
諸葛小花 wrote:
只要注意前面車況即可...(恕刪)

我看快速接近前車時都自己先踩煞車了,沒必要拿自己車跟命去跟他賭系統有沒有抓到,反正確認安全了再按下Acc按鍵也只是小事
eric62 wrote:
我看快速接近前車時都...(恕刪)

用習慣後其實真的很好用
只需要+重啟
開車只剩下手扶在方向盤上大拇指按+
跟眼睛看前方注意突發狀況
有狀況人介入即可
而且根本不會被抓到超速
你看路段多少就設定多少就好(我是都+10)
前方有固定測速照相
前有有流動測速照相
前方路段區間測速
這三個東西都跟我無關了
小人族我必黑單,機車族不黑只懟。
所以說緩撞就是個假議題
緩撞車其實是撈錢的工具,用正義道德包裝的交通陷阱
設計上就是想辦法讓你辨識不到,反應不及,最後親上去大家收錢
包商想辦法讓它匿蹤非常合理
所以就
惡法亦法
只要別婊到我

monguly wrote:
看到前面的回覆,真是感到可怕

普遍的言論都是
撞上去的該死,誰叫你不看路
應該讓撞上去死得更多,才有警惕效果
罰死他

這些回答方式,好像中華民國政府處理事情的方法,用指責與禁止的方式來解決發生問題的人,或者用輿論導向,讓民眾把注意力轉移到車禍民眾身上。

例如這個事件,明明有60%的事故,是發生在未開ACC的駕駛,但輿論就一面的導向工程車都沒有問題,是駕駛開ACC不注意的錯。 指責完了,焦點轉移了,沒有任何的改變,未來這種事還是會繼續發生。

台灣是個高學歷,理工科發達且工程師很多的國家才對,工程師的思維碰到問題,並不只會去檢討撞上去的人傻、該死,然後罰死他。

而是去思考技術上,用工程技術來防止撞上去、或者減少傷害的方法

例如找到能讓ACC系統較易抓到的圖案或物品、或者是透過無線或其他方式讓車輛知道有問題。

再或者是製造一些讓人會醒過來或提早注意的項目,例如逐漸縮減車道的三角錐、或是地面的減速帶等方式。

讓傷害消失、讓傷害減少、讓駕駛提早警示過來。

例如,若在施工地段前方幾百公尺處設置幾個減速帶,就有機會透過震動,讓不注意的駕駛驚醒過來看一下前方。 又或者在施工地段前面幾百公尺,裝個大型喇叭發出大型車喇叭噪音,也可以讓經過的駕駛抬頭看一下是怎麼回事,多一點改善的想法,才能夠解決問題吧。
免責聲明: 以上言論為玩笑話,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還好台灣沒有進最近在國外大賣的新能源車
不然又會有無腦的說......
蛙只要是阿共的東西就是........


善用科技帶來的便利
但要做個有腦的使用者
肯定是政府的錯
看了超多YT上 自動煞停的測試

沒有一家 ACC, 超過70 80 之後不撞上 靜止的氣球車尾

高速公路內線不給低於90,你開著ACC不等於找撞靜止物嗎?

跟車很舒服,有沒想到 你前車躲開之後,你剩下多少時間反應


先天問題在超過60後 雷達反應點, 不等於你煞車到完全停止的有效距離

車商所以不敢說 自動 安全,只能說輔助

你再繼續把輔助當幫助....那連老天幫不了你囉
june-sue

總之ACC就是個三寶養成器或是換車輔助器

2023-12-01 8:10
鴨唬雞摸爛到爆 wrote:
所以說緩撞就是個假議...(恕刪)


這些會在內車道撞緩撞車的人 就是想要輕鬆無腦開的人 把大家的內側超車道當成他個人的無腦巡航道。 自己不想要花力氣開在中線或是外線與其他車互動。 覺的卡在內車道, 前方一遍空曠, 都沒有車,開的輕鬆又自在, 可以無腦順順開, 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然後無腦到連緩撞車都看不見


問題解決辦法就是 遵守 [內車道為超車道] 請這些無腦巡航仔到外側車道去巡航, 讓超車道留給超車的人使用

要超車的人需要集中注意力, 確認周遭車輛相對位置, 也更容易注意前方路況, 這是所有駕駛應該做到的基本

弄個三角錐甚麼的 只是在 [包容] 這些無腦巡航仔占用內側超車道以及不注意路況的惡劣行為. 這次是撞到緩撞車, 下次可能撞的就是路人或是其他車輛了.
june-sue

基本上內側開速限+10以上或有跟上前車的,我是都沒意見

2023-12-05 15:36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