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各位01寶傑,關於認為電動車只是買夢想的謬論,你怎麼看?

ariete wrote:
EV車廠想的是:
55kwh電池+最大輸出300匹左右的電動動力系統
EV續航力500km(WLTC吧,EPA能7km/kwh就偷笑了)

傳統車廠想的是:
100匹左右的燃油引擎+20kwh電池+
類似THSII、iMMD這種不需要實際變速箱的電動動力系統(綜效輸出約280匹)
EV續航力150km(至少滿足85%用戶一日需求)、總續航力看油箱大小,至少650km


這個觀點很有意思,我再加上幾個維度!
目前燃油車除了考慮碳排放、油耗的問題以外,現在被各國排放法規逼的還有後排放的問題,所以不光是動力總成本事,還要加入後排放的成本,中國自從實施國六B以來,為了後排放設計的GPF已經把各大車廠都逼上梁山了,當然排放法規也是推動電動車的關鍵因素,就跟以前美國不想用柴油引擎,只要把汽油引擎的排放規定放在柴油上面,柴油引擎就自己會消失了。

另外一個維度就是平台維度,一台100匹馬力+20Kw電池+iMMD這種類型的動力總成,他的車型平台適配程度,估計至少都要Altis以上的大車才能用,但是又不能大到7座SUV的程度,其實拿豐田舉例就可以了,UX250h的2.0L Hybrid就只供應這個平台使用,然後2.5L Hybrid就給RAV4以及RX這種車用,但一個55Kw電池+200Kw的電機,只要成本允許,可以大小通吃,看看Tesla就知道,大功率跟小功率電機成本沒有太大區別,電動車整體動力總成的成本基本上就是電池,這也是現在傳統車廠痛苦的地方,到了電動車,50%的供應商都跟以前不一樣了。

台灣因為電動車市場還在很早期,還沒有感覺,現在中國很多加油站都開始舖充電設施,從明年開始中國一線城市的出租車或者像Uber這樣的運營車,會快速的轉向電動車,今年是真正電動車爆發的元年,預計有200萬台的市場,到了2025年,估計一年可以賣掉500萬台電動車,加油站的收入肯定大幅下降,他們不好好利用已經架構的加油體系,那很快生意就很難做了。我估計到了2028年,中國的電動車市場會超越美國的總市場,也就是到達1千萬台的銷量
ThomasLin wrote:
看看你現在用的智能手機,是怎麼樣的充電方式,未來電動車就可能也是這樣了!

手機可帶著行充走,可以很容易找到普通家用插座充電,
而且比大多數家用電器體積都還小,
用電腦也可以充電,
電動車呢?
純電方向沒錯
只是還要多久才能沒有人提此類疑問
到時,就沒有什麼電車疑慮
只需要選自己喜歡的就好

能不能500km
對一般人來說
的確不是個問題
但若你在台北
有一天想去墾丁
你會發現
你開始有里程焦慮

就算到了墾丁
你會開始想...哪邊可以充電??
時西北齊,立紅竿賀甯蒙鴻察,吹西北嵐風。查曉理奇稀,歸稽齊紅柑。
HolyIan

你從台北到墾丁不用下車吃飯尿尿?! 人休息30分鐘 車就充到80%惹

2021-08-12 10:56
DED
DED

@ejan1969 開悍馬路邊違停就好,名車通常沒人敢拖,傷到要賠@HolyIan 才2個休息站各6個位置,確定搶的到??

2021-08-12 16:27
cckm wrote:
手機可帶著行充走,可以很容易找到普通家用插座充電,
而且比大多數家用電器體積都還小,
用電腦也可以充電,
電動車呢?


這是上海目前多數停車場的充電樁佈置情況,這一年,充電樁增加的速度非常快,可以想像接下來3年會更快,如果到了這個階段,只要能停車的地方就能使用慢充,看電影+吃飯3個小時可以充進20度電,不就跟你現在臨時在路邊找個插座幫你手機充個20%的電的場景很像嗎?
cckm

出門就帶行充,何必到處找充電座?

2021-08-12 10:15
cckm

汽油加了就走,可不用刻意看場電影.

2021-08-12 10:17
ThomasLin wrote:
這是上海目前多數停車...(恕刪)


電動車的盛行,有個非常棒的好處,就是目前大街小巷、滿山遍野的燃油車,一定會減少很多喔!

燃油車撐個20年以上沒甚麼問題,而電動車電池壽命有限,所以,自然而然,老舊車輛,長期盤據停車位的現象,必然會有所改善。
而且,電動車會自然消耗電量,長期置放會造成無法順利啟動,也會減損電池壽命。
因此,有強烈需求者,才會買電動車。
而不是家家有舊車、戶戶有兩台。
加上老舊公寓,無法設立家充裝置,因此,會加速都更喔!

電動車除了減碳等,還可以讓世界更美好啊!
ThomasLin wrote:
這個觀點很有意思,我(恕刪)

其實就還好了,豐田目前TNGA看起來
TNGA-K冷卻容量可以容納350匹左右動力,空間則可以容納3.5L V6
TNGA-C看起來則是只能裝到四缸引擎,冷卻容量也差不多300匹左右
本田的底盤平台也是差不多空間跟冷卻熱害容量
向下相容到100匹左右內燃機都是輕鬆任務;

底板電池部分,TNGA-K RAV4 PHV裝18.1kwh還能裝油箱
TNGA-C的兩台油改電EV裝到54kwh,回推一下要裝相近於18.1kwh容量也不是問題
本田的底板電池也差不多(Clearity、CRV PHEV也有17kwh)
再往下的B級車(TNGA-B)應該就裝不下了,
但前陣子發表的Toyota Aqua才說生涯週期排碳跟80kwh EV相同了
WLTC油耗性能相當的Fit eHEV應該也有相當的生涯週期排碳
應該不會考慮更小的車也要PHEV化了,HEV更有意義;

以這樣來搭配出一個綜效200kw的PHEV系統,生產成本相當的話就是看消費者持有成本了
以中國來看就是有沒有辦法拿綠牌、免購置稅
這就更不是問題了,PHEV目前在歐規測試還是個大黑洞呢(笑)
中國隨便也測出2L/100km以下、換算出來45g-CO2/km這種EV遠遠無法達成的數字(註)
雖然你我都知道這是騙人的數據,但能實在拿補助誰管數字騙不騙人呢
台灣就差比較多,EV有絕對優勢的140萬以下免貨物稅與免汽燃費
美國就完全沒差了,電池超過17kwh就是拿USD7500聯邦退稅(而且也有限制銷售量)

註:
以目前EV大概7km/kwh來看,等同於發電碳排要到310g-Co2/kwh
這是多數國家2035年基建發電系統都達不到的目標
只要私人加油站獲利無法打平,燃油車衰退的速度會比你想像的快。
cckm

只要解決電池和充電的問題,電車無人能擋.

2021-08-12 11:18
cckm

現在許多民營加油站一樣倒閉,只是和電車無關.

2021-08-12 11:19
中國應該很快可以達成....(看電動機車就知道、集權國家的效率)

台灣短時間內很難....
基礎建設跟不上,就算電車價格跟油車一樣也沒用...
油電車是過渡期的最佳方案吧....
ThomasLin wrote:
目前在400V的系統下,Tesla已經在運行250Kw的超充了,也就是1分鐘4度電,10分鐘40度電,40度電已經可以讓Model3這樣的車跑300公里了.....然後明年開始,新電動車陸續會開始使用800V(目前只有Taycan),800V可以輕鬆做到300Kw以上的充電功率,一分鐘就是5度,10分鐘50度電,所以.....

再來充電跟加油本質上還是有區別,你停在停車位上,同時人不在車旁邊,車子可以充電,但是你不在車上的時候,車不能加油,雖然車加油不需要10分鐘,但這就是燃油跟電動最大的區別,如果還是用加油的眼光看待充電,想著“95加滿”這樣的事情會持續發生在電動車上是不切實際的。其實這個轉變沒有很深奧,看看你現在用的智能手機,是怎麼樣的充電方式,未來電動車就可能也是這樣了!
1.重點在超超超級充電站的普及率...800V的線路要有300KW的功率,電流大小很驚人的,
如果一次要裝6支以上,你知道骨幹電線要有多粗嗎?
如果想多蓋幾座,恐怕變電站也要多蓋;
而且未來的超級充電站,即使可以向下相容舊款電動車,
舊的電動車一樣只能龜速充電;如果被舊車種佔用了最新世代的超高壓充電槍,怎辦?
難道要把目前所有的電動車全部推下海?
總之,電動車的問題,半個世紀以來一直都只有兩大類:充電以及續航
未來半個世紀面臨的問題,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例如鋰電池材料嚴重不足,不幸起火後無解,新世代電池尚無法平價量產..
至於自動駕駛,未來還要面對法律責任歸屬問題以及道德問題的考驗

2.人不在車上,能保證不會有白目的傢伙拔掉充電插頭?
3.智慧型手機用尿袋或是快充是被廠商強迫的,如現在的旗艦機可以輕易換電池,
功能,價錢不變,重量多3g,厚度多0.3mm,多數人一定選可自己換電池的版本,
請不要倒果為因!
小小擦鞋童 wrote:
油電車是過渡期的最佳方案吧....

油電車在電動車降價時,
會比油車,先被市場淘汰。

燃油車可以撐個20年以上沒問題。

買油電車和電動車的車主,會有幾個想開個10年以上呢?所以,客戶重疊性高。

油電車需跟油車一樣需要頻繁保養,且比燃油車更複雜,
過保之後,油車多數選擇外廠保修,
而油電車極少數才會去外廠保修。


電動車雖說都需原廠,但其保養次數之少,費用之低廉,是油電車和油車所不可及。

純電車降價到接近油電車時,自然就會吸走油電車的潛在客戶。

而燃油車,還是會有一定客戶堅持要買,因為有其考量,即使買電動車比較划算。

油電車乏人問津的時候,
正一刻刻接近。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