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深夜時段全線,路況氣候允許,速限是可以稍加提升的
這就比較考驗車頭燈兇不兇,辨識度清不清楚
這也攸關隔熱紙透光率的問題,可能須由法規強制規定
固定一些路段的國道,車通常都會比較多些,速限可以維持原本的
動態速限是一個好方法
超速取締就由區間測速來處理
照相桿就可以收一收了
國道警察也不用紅斑馬常駐在路肩公務區了

土地の悪徳有力者と悪辣な名士
我開200差不多是一路在超車。義大利限速130,但只要不塞車,一般也會開到150左右,荷蘭則是交警比較多,一般我進入荷蘭,特別是德國跨界進入荷蘭的時候,會大幅度降速到130速限(現在好像因為減排考量降到100了)。美國的洛杉磯,尖峰時段塞到爆,但離峰整個車流也是大幅超速在開的,而且車距大多不到安全距離,鮮少遇到開在速限內的車。
台灣高速公路上一直和前方拉開車距的龜車確實比歐美多到離譜,我想主要是台灣測速照相太多,以及許多台灣駕駛的開車習慣不好,所以養成一大幫人因為害怕罰單以及擔心危險而養成慢慢開的習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