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理性討論-為什麼Audi在台灣賣不起來?

inconceivability wrote:
美國汽車經銷商滿意...(恕刪)


這篇自由時報的報導指出:

「Pied Piper 指出,Audi 的銷售人員會向消費者展示車輛的功能,以及提出 Audi 優於競爭對手的配備而勝出。」

看起來這個簡單的結論,跟這一樓很多大大的建議,不謀而合。

個人覺得,標配主動安全配備,對雙B做出差異化,對台奧目前情勢來說,絕對是基本必要的!
我個人喔完全不想要ACC對ACC完全沒興趣 然後ACC從來就不是安全配備不要被Volvo洗腦去了
那個叫做便利配備國外叫智慧駕駛 只有AEB跟盲點那些才叫做主動安全

可是現在我覺得就像有篇I大說的 奧迪開德國車第一槍標配ACC短期應該蠻有用
看過板上不少車主縱使一堆人說德訂奧迪很容易吃虧會後悔 還是很有愛的德訂ACC奧迪下去 可見奧迪加ACC對他們是很有吸引力的

雖然我用車習慣完全用不到ACC
不過有些每天上下班要通勤快速道路或高速公路的應該是很需要這個配備 有些人就是對台奧不信任怕德訂所以一直被鼓吹買現車 現車的配備他又不滿意很苦惱 台奧真的不如就像其他車主講的 開德國車第一槍標配下去算了 標配下去Volvo跟I牌就只剩便宜這個優點了
TYTY2014 wrote:
這篇自由時報的報導...(恕刪)
微微55 wrote:
我個人喔完全不想要A...(恕刪)


大部分的車主都會喜歡ACC的輔助,可以讓長途開車的過程不會那麼累。

況且Audi的跟車系統是比我現在的高級Toyota的系統要先進的,不列為標配一般人永遠不知道Audi的“進化科技 定義未來”是在講啥。
講這麼多優缺點
在台灣雙b價格上調30萬奧迪不變
照樣賣的嚇嚇叫你信不信

賣一輛車不單看車子的部分
還包含整體服務感受
這才是台奧要努力的方向

至於品牌情節的部分
就別嘴硬了
某樓的留言已經完美的解說了台灣多數人的心態
Argow226 wrote:
況且Audi的跟車系統是比我現在的高級Toyota的系統要先進的,不列為標配一般人永遠不知道Audi的“進化科技 定義未來”是在講啥。


過去30年來,Audi在台灣都重複做一件事情
不斷強調科技感,但卻讓消費者另外花錢買這些科技的配備

先進安全配備、虛擬座艙、四輪轉向、四輪傳動
當你買了一台之後,發現這些都沒有,這種感覺是非常度爛的
打鐵趁熱,
轉自某汽車網站6月份銷售報告:
正當德國豪華車廠Mercedes-Benz,以穩居總市場第5名之姿,迎來品牌在臺灣銷售高峰時,同樣是德系豪華車廠的Audi,狀況卻是完全不同,6月份掛牌數僅僅只有179輛,不僅無法與同屬德系豪華品牌的Mercedes-Benz 2,530輛與BMW 1,513輛,以及日系豪華品牌的1,353輛相提並論,甚至還不及465輛的Volvo、431輛的Porsche與190輛的Infiniti等豪華品牌。
以Audi在全球豪華市場,不論是產品戰力與銷售表現,均與德系雙B品牌平起平坐,但在臺灣卻陷入如此困境,確實讓人感到可惜。然而,以正向角度來看,低迷銷售量的另一面,是經銷體系得以逐步去化現有庫存車,據了解以現行Audi新車與原廠中古車合併計算,莫約仍保有約3-4百輛的水準;加上已推遲新車導入時程的台灣奧迪,能否在經歷經銷商體系重整,以及此波重新調整銷售步伐後,找回穩健的產品規劃、售價與銷售紀律,並提前替2019年做整體布局,值得後續高度關注。

某樓的行銷人員解析的非常好,我研究進口車市場一陣子了,樓主的文章大概也是月經文,日德車我也都開過,該說的各樓層也都各自表述了,我直接說我的觀點:

如果說三家是同級,且在全球統一工廠品質的出貨條件下,若全球銷量1a2b差不多,唯一會變動的條件就是台灣的服務點…

MB的品質真的沒話說,開10年沒出過什麼大毛病只有換中控鎖2萬多,其實很大一部份就是出毛病時對應的方式,對應的好消費者會買單,對應不好,就是拒絕往來戶,長期下來,賣掉的當然是品牌形象。

怎麼我看不少人講的問題都不是台灣獨有 國外不管是美國歐洲中國都一樣 你要四輪驅動就是買到高階的才有入門的沒有
以A4汽油來說就是只有45T才有配Q的選項其他都沒有

有空真的國外網站點看看 國外入門奧迪那個配備不要說台灣標配的數位儀表板沒有 連頭燈都是陽春的 後視鏡手動收折的A4看過嗎?
國外缺的配備要車主德訂的還比較多喔
ACC目前我還沒看過哪個市場奧迪有標配 我也希望台灣成為第一個 看真的不少人很喜歡ACC

台奧固然有它的問題 不過怎麼一堆人拿國外也有一樣的問題來說是台奧的問題 美國A4數位儀表板你除非買到最貴的車型
陽春的2.0TQ也就是台灣的45TQ都還要選配3000多美金才有 頭燈還不是像台灣1.4配的全LED頭燈


lucino wrote:
過去30年來,Audi...(恕刪)
PT-教士 wrote:
其實我一直都蠻喜歡A...(恕刪)

問題在: 台灣市場
台灣市場、台灣消費者的特殊喜好造成了車市這種詭異現象。一句話講完


其餘各位提到的訂價、行銷、配備、保修廠數量、服務、前驅四驅、產品力本身等等因素
我個人認為只是枝微末節並非主因。
相較同樣級距與配備之下,其實Audi車款已經比雙B價格稍低了⋯⋯
產品力基本上現在ABB幾乎都差不多了,我甚至認為不同品牌汽車太相像了。
銷售據點少? 請問賣這麼少量怎麼擴充?這也是先有雞或先有蛋的結構問題,沒人買所以二手車市更慘⋯都是惡性循環,至少零件和福斯共用多所以還不至於造成維修無門的狀況。
在台灣這個大家一窩蜂認品牌造成好東西卻無法獲得市場認同而生存的情況⋯⋯很難解
看看90年代台灣什麼品牌都有,現在呢

cross R wrote:
問題在: 台灣市場
台灣市場、台灣消費者的特殊喜好造成了車市這種詭異現象。一句話講完


其餘各位提到的訂價、行銷、配備、保修廠數量、服務、前驅四驅、產品力本身等等因素
我個人認為只是枝微末節並非重點。

相較同樣級距與配備之下,其實Audi車款已經比雙B價格稍低了⋯⋯

產品力基本上現在ABB幾乎都差不多了,我甚至認為不同品牌汽車太相像了。

銷售據點少? 請問賣這麼少量怎麼擴充?這也是先有雞或先有蛋的結構問題,沒人買所以二手車市更慘⋯都是惡性循環,至少零件和福斯共用多所以還不至於造成維修無門的狀況。
在台灣這個大家一窩蜂認品牌造成好東西卻無法獲得市場認同而生存的情況⋯⋯很難解



完全贊同!

台灣人懂車的少, 跟風的居大多數!

大者恆大的現象在台灣的車市特別明顯!

台灣不是有一個全球獨特的[蛋塔效應]!


<<其餘各位提到的訂價、行銷、配備、保修廠數量、服務、前驅四驅、產品力本身等等因素
我個人認為只是枝微末節並非重點。>>

特別同意這句話!
這個答案是把問題丟回消費者身上 台灣奧迪如果甚麼都沒變那我覺得十年後奧迪在台灣應該還是像現在這樣
為什麼台灣消費者會特別喜好賓士跟BMW?為什麼以前喜歡賓士跟BMW的人差不多 現在喜歡BMW的人沒賓士多?
賓士跟BMW在台灣的品牌價值是憑空跑出來的嗎 還是他們經營起來的?

我先自首喔 我以前還真的像Golf5TDI講的以為VW是高級車 覺得VW比Subaru跟Mazda還高級是德國高級車
我以前看Golf有個廣告內容大概是跑了多少公里多少年全球賣多少台就以為Golf是很耐用的車子

為什麼我以前會覺得VW比Subaru還高級 應該比Subaru貴才對?
cross R wrote:
問題在: 台灣市場
台灣市場、台灣消費者的特殊喜好造成了車市這種詭異現象。一句話講完...(恕刪)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