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k77 wrote:
ESP 時速65公里以下才有效(不要誤導車主以為是萬能的) 請依限速開不要超速
另外請注意一點:這些成績,都是專業試車員測出的極限。如果一般用戶去做,恐怕達不到這種成績就已經失控了。
另外請注意,測試是不踩煞車喔!
ESP 時速超過65公里有效嗎?
有的車輛ESP 只能比沒ESP時測試成績提高 4~5公里 速度
有的車輛沒ESP 測試成績比有ESP 還好,各位可以看看上面的連結
我看到的是因為麋鹿測試,車商才發展循跡防滑系統, 不是 ESP 測試...(恕刪)
概念完全不對,讓我來一一解答!
1. ESP 時速65公里以下才有效
連接的文章描述的是Moose test(麋鹿測試)下的車子最高通過速度(不管有沒有ESP,或者ESP開著或關掉)。
要知道ESP是避免車子失控而不是提高過彎速度。以案例的影片來說就是避免這一台 Altis 轉彎過度(後輪打滑),失去控制而撞牆。
2.有的車輛ESP 只能比沒ESP時測試成績提高 4~5公里 速度
這個是有可能,要知道ESP的功能之一是降低引擎輸出讓車子不致於因為車子繼續加速導致驅動輪打滑而進一步失去控制。
專業車手也會把電子輔助系統(ABS, ESP, TCS....等)關掉以進一步掌控車子的動態控制。不過這畢竟是專業車手,一般大眾是絕對沒有辦法做到的!
以案例的影片來說,你覺得是車速高個5公里重要還是保持車子的控制重要。
3. 我看到的是因為麋鹿測試,車商才發展循跡防滑系統, 不是 ESP 測試
首先,先跟你釐清一些術語:
麋鹿測試(Moose Test): 這是描述如何避免路邊突然衝出來的障礙物的測試。通常測試速度為時速70到80公里。測試為從原車道換道內車道在換回原車道。通過標準為以測試的速度下可以安全的換回原始車道。
ESC/ESP測試:這是測試車子在高速(Euro NCAP 的測試速度為時速80公里)下變換車道仍然能保持車子的控制性。測試為從原車道換道內車道。通過標準為換完車道車子沒有打滑失去控制(Spin)
循跡防滑系統(Traction Control System)。這是避免車子的傳動輪在太大的引擎輸出下失去抓地力的引擎輸出控制系統。
動態循跡系統(ESC/ESP)。這是避免車子在過彎速度過快及突然改變方向的情況下針對引擎輸出和4個輪子單獨進行煞車的系統(轉向過度的情況下單獨煞外側前輪,轉向不足的情況下單獨煞內側後輪)
賓士A系列 (W168)在1997年推出的時候沒有辦法通過麋鹿測試(德國汽車雜誌做的測試 Teknikens Värld), 主要原因為車子重心太高在返回原車道的時候所產生的鐘擺效應過大導致翻車。
Mercedes A - Moose test
賓士的解決方案之一就是幫所有的A系列加裝了ESP
而ESP則是1987到1992就由賓士和BOSCH一起研究開發了。第一套商用的是裝在1995年的S系列(W140)。 也還好賓士已經掌握了ESP的技術才有辦法解決A系列的問題。
最後,重點是: ESP 是讓你保持車子的控制,不是增加過彎速度!!!!
還有,大陸的這些文章看看就罷了,要知道論壇也就是莫莫人寫的理論。
要有公信力一點的資料還是看看 Wikipedia, Euro NCAP 或是 NHTSA的網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