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台灣機車工業落後日本51年


蔥油餅大叔 wrote:
你說的是對的 我忘記...(恕刪)

沒關係,大家都長知識!

g80022 wrote:
沒關係,大家都長知識...(恕刪)

雖說光陽的重機國外賣得比國內便宜,
但至少像他的小羊racing 150,港幣26,000
折台幣 101320 ,我想台灣就賣得比香港便宜了,
這點才讓人有那種我們住在產地的感覺。

g80022 wrote:
簡單講就是『市場』的...(恕刪)


不爭氣的國家就是有不爭氣的國民說話 科科

Roker wrote:
不爭氣的國家就是有不...(恕刪)

有爭氣的國民,口袋就不見得爭氣...
唯一爭氣的可能就只有那張嘴而已...
市場市場

的確,台灣機車市場真的畸形和可笑到了極點

廠商一昧自HIGH宣傳機車馬力多大,車燈多華麗,儀表多帥氣,連熄火開關都可以大做文章!


有多少人在乎車架的精細?

有多少人在乎懸掛系統的調校?

有多少人在乎所謂"簧下重量"?


這些東西的確是從賽道科技演進,但是帶到街道用車,只會更增加安全性而已!

但是有車廠在乎嗎? 似乎沒有

國產唯一均衡發展性能車,就只有YAMAHA FZR而已吧!

可惜的是,這其中也是日本人的技術居多


畸型的市場,不爭氣的國家,濫情理盲的國民

沒關係,我們繼續待在1950年吧

g80022 wrote:
有爭氣的國民,口袋就...(恕刪)


代工命啊,你看看我們賺的是什麼錢? 
40年來了還是只有代工,機車也只有代工等級

你覺得這樣的產業結構可以賺多少錢?

口袋不爭氣,有個總統說要讓台灣人口袋爭氣

可能現在只剩下蒸氣而已


你蒸/爭了多少氣?
機車不爭氣,造出來的只有代工車。

音樂不爭氣,寫出來的只有口水歌。

服裝不爭氣,賣出來的也只有小朋友喜歡。

國民不爭氣,夠爭氣的國民口袋自然就夠爭氣

不是只把自己鎖在36k平方公里的國土,然後在那邊大聲嚷嚷太平洋沒加蓋


討論油價/電價/網路費/手機費時常常說國外多便宜

怎麼討論個機車就變了樣呢

看來鳥還是喜歡往自己愛的岩縫裡飛啊

g80022 wrote:
恩...首賣價格(建議售價)好像在25萬上下...
爬了財政部稅務網站,都沒說明機車汽缸排氣的分類,
假如,如果汽缸排氣超過四百立方公分,要算在汽車的上面,
那麼...即是25%的貨物稅,算出來加一加,應該就有達到建議售價了....


有一點很重要,就是香港從台灣進的貨不可能用市價去進

48800港幣已經是加上所有稅率以及運費甚至包括當地代理商/經銷商等等的營利,所以就算是用25%的貨物稅去算,也只能算當初”外銷價格”加上25%

以一台19萬的機車來說,香港的代理商拿到的價錢會是多少?我猜絕對低於15萬,甚至十萬都有可能,也就是說,就算台灣廠商用15萬的出貨費用去算,加上25%貨物稅也了不起18萬多,只有三萬的差額而已

還有,我記得當初550CC以上路權比照小型汽車的法條尚未通過,所以應該還是以17%去計算


價格誇張的不是只有這台綿羊,還有某台250CC的小嬉皮車,台灣售價21萬,英國售價我記得是16萬,英國有沒有關稅?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台車漂洋過海繞了半個地球之後還可以比當地售價便宜五萬
都只會說沒市場.......

市場怎麼出來的...開發出來的阿......

幾米怎麼出來的...無意間開發出來的..之前都沒人想到療傷系圖畫這塊.....

是他無意間才把這塊療傷系圖畫這塊市場開發出來.....

難道台灣的檔車市場已經開發完了???我看只是沒有用心開發市場吧

像我有一個朋友住後龍騎光陽的勁爆(他從小就很熱愛美式機車)...他當時有觀察後龍這個小鎮有無美式機車的蹤跡..

但是一台都沒有...但當他買了勁爆後...常常再後龍OR苗栗被阿伯 爸爸 運將 開賓士的原住民(?)等...詢問

你這是哪牌的...在哪買的...重點眼睛都閃爍出非常有興趣的眼神.......

然後苗栗和後龍就出現了多台勁爆....而且我每次跟她出去常常都有阿伯會問她這台多少...詢問度比酷龍還高....

只是光陽不知道是以為這台台灣人不喜歡還是怎樣..沒有廣告只有DM但就連掛光陽的車行都不知道這台....

但是據我跟我朋友出去這麼多次..發現這台車不是沒有市場...只是沒有人知道....

難道這台賣7萬中老年人買不起嗎??....只是光陽不重視吧....

不然這台車不會滯銷這麼嚴重.....

不是沒有市場...只是沒去開發而已.......

不然最近的T1不會賣到要等了........台灣的機車商...爭氣點好嗎....



wusamchn wrote:
為什麼台灣不是自由市場
有限制配車額進口嗎
再怎麼畸形
只要敢花錢下去
然後多人使用 就會形成力量
讓國內車商看到市場
就會有人引進 就會想要開發
甚至引導修法鬆綁

法令不友善


自己都說法令不友善了還敢說”台灣是自由市場”

真是莫名其妙,台灣是沒限制配額進口,只是不讓你掛牌,且不得使用應有路權

這種靠著法令以及使用限制來抑制進口貨物的行為,叫做非關稅貿易障礙,你不懂的話就少說點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