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system wrote:
不過我的問題一直不在於關稅, 而是在關稅保護傘底下的這些公司, 到底交出了什麼成果?
他們值得繼續再被政府的保護傘(保護手段很多, 關稅只是其中之一)底下保護嗎?...(恕刪)
說的沒錯,在關稅保護傘底下的是所有國產代工車廠
從和泰國瑞的例子來看,繼續當代工廠的效益最大
你說他們值得被保護嗎? 我覺得值得,和泰國瑞真的經營的不錯
要是沒有和泰國瑞,我們的國產車比例會慘不忍睹
也沒辦法出口汽車
裕日車也營運的不差,所以納智捷才有錢可以燒
在這保護傘下,單靠代工可以賺的錢遠遠超過自主品牌
還能養一大批汽車產業的勞工跟小企業
而汽車的自主品牌是要燒大錢的,發展期間也養不起多少人,政府不會重視(他們重視的是從業人口眾多的代工產業)
而燒的錢也不是保護傘能保護到的
爭取到的補助獎勵也只夠多燒幾個月就用完
就股東的角度來看,納智捷最好是不要繼續下去
納智捷可以倒,但代工是金雞母不行倒
就車主的角度,頂多就是可惜那些自主品牌培養出的人才而已
他們用很少的資源做出物有所值的車
但就大眾的角度來看
華創車電跟華擎的人才不能算是人才
因為他們失敗了,做出丟臉的車子跟引擎
所以他們應該要趕快離職轉行...
我很想替他們說話
因為他們做出的成果真的不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