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宜最惡砂石車 wrote:這才是兩回事吧?一方(恕刪) 台灣一年賣50萬輛一個只會組裝販售另個會自製研發組裝哪個產業經濟效益大後續還有維修零件鏈的經濟效益打外銷與技術合作,也不用遷就日本廠整個產業規模差遠了更何況還進口中低階車型打自己國產車型以後只要有倉庫、營業所、銷售員就好那還談什麼產業通通叫進口商組裝商就好了其他人都去餐廳飯店當服務生
rockliang wrote:研發不需要資金嗎?發(恕刪) 所以就需要補助?給補助那麼多年了也在靠腰,那不給的話不就要上街了?那你買了那隻賊的車了嗎?都沒有只會酸別人?是沒看到裕隆台灣減資,但大陸增資,這你有何看法?
哪個國家或者台灣哪個產業起頭時不受政府補助?二兆三星年代,有沒有產房、科技園區、資金貸款,有沒有?節能推動,節能補助,有沒有?觀光文創產業,有沒有?那電動汽機車,自主汽車品牌就不該有了?政府不營造環境與政策推動讓企業看到大餅投入資金難道靠你我買股票吸金嗎?
Prada1024 wrote:我小時候的國產車是不(恕刪) 不曉得你幾年級的?四代喜美、四代雅哥很早就有國產的了,除了福特,還有三菱,大發等。====================================幾年前,台灣加入wto之後關稅是有逐年調降,當時進口車是有降價過,但幅度不大,之後便以原物料上漲,不但把價格調漲,甚至價格調的比調降之前還高。我一同學,苗栗人,在三義汽車工廠上班,哪一間我就不說了,幾年前看到新聞說,業績創新高,每人發一台ipad平板電腦,我就問他,賺的不少喔,他回我說,他不是正職,是外包的,所以沒有ipad,要汽車公司的正式員工才有,而且外包人員的薪水也比不上正式員工之外,還要被抽成,我當時有勸他,不如到竹科輪班,賺個幾年再回苗栗,不過他還是沒走。
vicence wrote:哪個國家或者台灣哪個(恕刪) 重點是關稅保護了50年,then?看看我們最愛酸的hyundai跟kia,然後在看看luxgen,真的...好慘。你說的兩兆雙星,好歹還輝煌過,至少也曾經是世界前三。Luxgen呢?
研發了什麼?說來聽聽看這集團每年花費近百億在推銷上,研發費用只有數個億究竟有什麼成果,趕快揭露給大眾了解千萬別跟我說透視底盤,這功能可是Land Rover先採用的也別說環景,這概念是日產集團最先使用的vicence wrote:台灣一年賣50萬輛一個只會組裝販售另個會自製研發組裝哪個產業經濟效益大後續還有維修零件鏈的經濟效益打外銷與技術合作,也不用遷就日本廠整個產業規模差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