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交通問題絕對不是只有路邊停車(包含違停)這麼單純,但路邊停車是目前最直接簡單可以做的
當然不可能明天就把全臺灣所有路邊停車格都取消,但是這絕對是可以逐步漸近完成的
先把目前道路最壅塞路段的路邊停車格取消,通通畫上紅線。絕對不能畫黃線。現在臺灣人的觀念就是
紅線 = 可以臨停。黃線 = 隨便停。
實際上紅線是連臨停都不可以
多出來的道路空間,一半併入人行道,一半用來提供車輛使用
逐漸減少路邊停車,目標是全台路邊都不準停車。
這樣漸近式作法,會讓現有擁有車但沒有停車位的人開始產生壓力,固定式停車場的需求就會上升
政府、民間自然會投入建設停車場。在臺灣,很吊詭的一件事,就是竟然停車可以不用錢?
如果是空地地主開放給你停,或是國有土地暫時沒有使用,那停不用錢就算了
但憑什麼道路空間可以拿來停車還停不用錢? 臺灣就是很多這種"免費"的東西,讓一堆人的心態扭曲到認為這本來就可以免費。事實上世界上沒有免費的東西,你免費停路邊,是佔用了別人行走的空間換來的。
搭配的配套方式,當然是嚴格取締違停。你每天違停,警察就每天來開單。把原本在路邊停免費的車,通通趕進停車場。不要扯沒有停車場這種事,有需求就會有供給。我看到最多的,是有停車場,但附近住戶都把路邊停好停滿,停車場沒幾台車。真的有需求,立刻供給就出來了,蓋停車場是要多久? 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想停免費的"這個心態。
需不需要做到買車要有停車空間證明? 我倒沒這麼強烈的推薦。當然不是不能推動。而是一個腦子正常的人,在買車前就會考慮停車問題了,我父母家,路邊停車非常困難,車都擠在巷子裡,把本來能會車的巷子停到一台車通過就很擠,根本很難會車。但沒停車場嗎? 旁邊就是華翠橋,橋下公有的停車場一大堆,雖然很多都滿租,但很高比例都是還有空位的,附近也有私人停車場,誰說沒有停車空間? 大部份人只是能佔便宜就佔便宜而已。
所以我父母根本沒考慮過買車,因為他們的觀念,要買車本來就要考慮停車位,附近不是沒有付費停車的選擇,而是考慮到固定支出成本就不想買車而已。但如果真的有需求,那麼這部份的成本就會列入購車考量內了。
在板上看到問養車的文,回文的哪一個不會把停車費用算進去? 不止算,自家跟工作場所兩邊停車費都算進去了。
我不敢說把路邊停車全面禁止掉,臺灣的交通問題就會解決,但這絕對是很重要的一步。尤其是改正臺灣人現在那個能免費就坳免費的心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