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經濟規模
但是寫這篇的作者有想過台塑怎麼起來的嗎?
王永慶一開始投資塑膠,也是敗在經濟規模過小
但他們為何就是有辦法壯大成現在的台塑
政府??想太多,原來政府最先根本不是考慮讓王永慶來做
政商關係的好也是台塑壯大之後的事情
更重要的若只是經濟規模這麼簡單
台灣汽車業根本不用怕國外品牌打進來
每次進口的量做不起來,不也是不符經濟規模?
後勤備料也是一樣,當大多數車主都不怕等料等好幾個月?
甚至代理的進口車又不像水貨商引進那樣
不必針對進口國做特別調整,說難聽點
有多少台灣人可以接受進來的車子
音響操作介面沒中文可以用??
車機的導航功能因為沒台灣的圖資而作廢能忍受嗎?
產量規模,報導說一年平均不到5萬??
若說一年5萬輛神A我還比較相信
安全配備
10年前會想到循跡系統量產化嗎?
10年前就想到要標配車側氣簾這玩意?
阿......我都還記得以前還曾在吵電子汽門不可靠勒
進口車要多付進口稅跟一些規費
到底是進口車沒辦法再便宜,還是國產車故意賣貴?
隔壁重機更誇張,多少人靠北本田機車過個水就2倍車價
結果台灣國產機車,沒過水的比過水的還要貴
台中市民 wrote:
是啊,這些車的售價的確都是偏安,但納智捷是真的投入了很多資金開發現有車種,因此成本居高不下,無法大幅降價銷售。
這就是納智捷主事人的問題了
嫌台灣市場小,結果只能走到中國跟某些中東國家(結果在中國還賣得比台灣差很多)
然後在那邊賣便宜,在嫌小市場的地方賣貴
納智捷真有本事,就賣去歐洲
也讓歐洲人看看台灣的納智捷面對EURO NCAP的撞擊測試時,壞的有可能不是車子,而是機器?XD
有本事就把市場做大,量也做大,成本自然降下來!
不要一邊嫌台灣市場小,又說成本居高不下,沒辦法在台灣賣便宜,又給外國人更好的配備,更低的價格。
你怎不乾脆出單一規格,給台灣跟給中國及中東某些國家都一樣是安全滿載的車
這樣也節省工時,不用給台灣特規
不用那麼麻煩啊!
一種規格生產最方便了!跟國外比價比安全也很直接
就看納智捷給啥價格了。
啾dragon wrote:
原文連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827000041-260202...
...但國產車廠想多加安配,將直接導致成本、車價大增,難以銷售的困境。
此外,國產車的生產規畫包括安全配備規格,早在5年甚至10年前就已經確定,臨時要變更,空間相當有限。除了國人自創品牌納智捷外,所有國產車想變更設計,就算只是加1顆氣囊,都要看國外母廠的臉色。(恕刪)
嗯??
國產車要增加安全配備規格的變更,因為空間有限,還有看母廠的臉色?
那國產車把鋼材強度降底、厚度變薄、內鐵拿掉……就不用看母廠臉色?
母廠有的安全設計,國廠組裝廠想保持一樣的規格<---母廠說不行?
母廠有的安全設計,國廠組裝廠拿掉不想要的規格<---母廠說可以?
黑人疑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