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楊梅休息站死亡車禍,到底是人的問題? 設計問題? 限速問題?

dc1132 wrote:
不過
那個 進入 前面的路況那麼好,要是我大概也是ACC時速近百過去

但是事發叉路口明顯 是需要煞車減速放慢車速的

有時候我是覺得,道路不給開那麼快
進入的路段
就設計 差一點,加減速帶,或車道縮減小一點
讓人提早警覺,應該可行


你在說什麼?
路況好,你就要近百衝快
前方叉路明顯,又需要減速
不給開快,又需要提示(路上有速限,右邊也有速限)
這提示又因為路況好能近百過去
你到底在說什麼?
只要跟電動車有關 就會怪東怪西的!!!怎麼一回事呢???
june-sue

只有電動車會把人反鎖是怎麽回事?

2025-02-02 19:02
icchenk wrote:
楊梅休息站設計錯誤加...(恕刪)


不要刻意遮住前面的障礙物
大老遠就看到那桶你敢衝算你狠
stevechang

這個個案來說,除非前面有車能跟,否則大概前面是什麼都會撞上去吧,駕駛太依賴輔助系統了

2025-02-03 16:01
Flwind

車速20-30?那是因為兩邊的車速都差不多才會讓你以為他開很慢好嗎?實際上從影片推估他完全超速在開(那邊速限80而已)

2025-02-03 16:26
阿臭丸 wrote:
如果是設計問題
ㄧ定有很多數據可以研究
單以發生事故頻率
就可以算出部份結果
只是台灣的官員沒有這種腦袋
都是便宜行事簡單帶過
反倒是人民自己相互爭論對立
真正該負責的人
反而隔岸看狗互咬
ㄧ幅事不關己的輕鬆樣子

可以回頭去Google一下勞動部北分署長

這些官,都忙著巴結上司結黨營私
管你什麼民眾利益苦民所苦?
人的問題,
我就問以那種車流量跟歷史統計來看,會撞那個位置的比例是多少,
我想很難查的到,因為少之又少..........
(沒善用或誤用輔助系統 我也歸屬於人的問題)
stevechang wrote:
人的問題,
我就問以那種車流量跟歷史統計來看,會撞那個位置的比例是多少,
我想很難查的到,因為少之又少..........
(沒善用或誤用輔助系統 我也歸屬於人的問題)

因為沒有高官撞死在那個位置,所以官員的統計數字覺得「很低」

跟他們智商差不多低
stevechang wrote:
那種車流量跟歷史統計來看,會撞那個位置的比例是多少,我想很難查的到


我覺得這次跟林志穎的撞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新聞沒報導的話你怎麽找?怎麼查?
臺灣南波萬

到底有多少? 給數據勝過嘴砲啦[^++^]

2025-02-05 12:53
june-sue

想看冰山一角的數據嗎[^++^]

2025-02-13 16:03
林北檢舉達人 wrote:
人的問題我不敢講
講了會被 人都死了大隊 狂轟

再來提設計(減速車道長度)
有網友就說到
三重交流道減速車道更短

超載、超速、輔助駕駛當自動駕駛使用,都是駕駛個人錯誤
駕駛需負100%責任,不要再幫駕駛卸責
遵守交通規則,專心駕駛是回家唯一的道路

肇事駕駛家屬不是在調查警消責任?
大家還想替駕駛卸責嗎?
搞不好幫忙救人的路人還會變被告、證人
肇事駕駛家屬的態度,大家難道不引以為誡
以後碰到這種事,最好連報警電話都不打
遠離車禍現場才是王道,死活都事不關己就對了
hch2006

錯, 是電動車起火不要救

2025-02-04 8:53
hokkaidowally

不用報警旁邊就是公路警察局楊梅分隊,聽到聲音就會出來,也沒有拖延晚到的問題,連休息站服務區哪邊有滅火器他們都一清二楚,所以才會用掉這麼多個

2025-02-04 19:21
watson0106 wrote:
當然,遠離災難現場,就是遠離是非


只有電車火燒的災難才是有是非嗎,其他災難都沒是非
科技始終來自人的惰性...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