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e0904 wrote:
因為我也沒長期租一輛車過,我是用23樓說的來算,如果偶而用車,"短期"租當然是好的。但是如果幾乎每天開車,"長期"租下來,又每幾年又換另一輛,怎麼可能比較省
耗材折舊我早就知道,所以才說,養車成本,每10年下來大約等同車價。如果10年來只租車,用長期租車的月租費率下去算,根本是在幫出租業者買車。
當然如果你長期在國外,10年間只有1.2年回來,短期租車絕對划算
所以說很多人陷入錯誤的思維
就單純租車與買車而言
在"使用"甚至是"持有"時間相同的情況下, 租車本來就"不可能"比買車划算
那為何要"租"?
就是因為在一定的持有時間內, 使用時間遠遠小於不使用的時間
因為車是負資產, 並非不使用就不會花錢
因此在持有時, 其使用時間的長短就變成一個很重要的衡量因素
所謂的"划算與否"是建立在自己使用時間的長短這個前提之下
任何物品出租幾乎都是一樣的, 除了租房子
因為房子無論如何都是天天有在使用
當然也有那種到處跑來跑去的就乾脆就不買房, 到處租房
另外就是幫出租業者買車這思維也是錯誤的
租車公司不可能用10年車來給人租
多數車輛在三五年內就轉送到二手市場去拍賣
換句話說, 能租到的車其價值一直都落在三五年內中古車的車價
自己買車一但過了三五年, 在成本計算上就不能與租車同理比較了
買車和買房不同, 前面提了車是負資產
出租業者跟一般人一樣買車一落地就是開始折價
所以當然要想辦法把折掉的錢賺回來才能獲利
你覺得若由你來經營, 你可以想像一下到底簡單不簡單
你就買一台新車, 開一家小家的出租車公司
然後想一下你怎麼用這台車幫你賺錢
租不出去的話可是每年都在折價喔
沒想像簡單
路人39 wrote:
現在各家推出的訂閱制和原本的長租模式不同
以格上為例, 一期契約新車最長1年最短半年, 2~3年內中古車的訂閱最短為三個月
換言之,
訂閱制就是比原本的以日計算的租車模式再拉長時間為以月計算的租車模式
這樣就比較容易懂
舊的長租模式(如主管車公司節稅用)則是以年計算
這樣其實對於一些短期用車但用日租又很貴的需求者確實是個好幫手
總結, 即使是訂閱制的租車模式, 主要瞄準的仍是一些用車時間不長的消費者
頂多就是用來僅天天長程上下班的固定里程使用者
每逢假日或把車當成運輸工具會到處跑的就不用去煩惱是否租車
乖乖買車折舊吧
我用和運租車的訂閱式租貸來算,用訂閱3年換開3輛新車專案,為了方便計算比較,每年都換同一輛神車ALTIS經典款。每一期要繳1萬7600,那36期繳完後共花掉63萬3600元,結束後沒就沒有車。
TOYOTA訂閱式租賃

直接購買新車的話,ALTIS經典款訂價71萬,分36期無頭期款,約4%利率,每一期要繳2萬1100元,繳完後共75萬9600元。ALTIS平均每年約5萬養車費,開3年成本15萬。所以75萬9600加上15萬,三年後共花費90萬9600元。
TOYOTA TAIWAN

開3年ALTIS經典款二手車價,估價大約能賣53萬。90萬9600減掉賣車價53萬,買一輛ALTIS經典款開三年再賣掉,最後會花費37萬9600元。
CarP 汽車鑑價網

訂閱3年要花63萬多,買車3年後賣掉要花38萬,怎麼比都覺得直接買划算。
ALTIS經典款新車71萬(假設業者口袋深一次付清不貸款),消費者租1年12期,共收入21萬左右,等同你一年期間,幫業者付掉近三分之一車價。一年後車貸業者如果選擇賣掉處裡,ALTIS經典款一年車二手估價約63萬。買71萬,賣63萬加21萬收入,等同淨賺13萬(就算扣掉保險等等還是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