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大台北都會區(扣除基隆),總人口是將進650萬人 ,台中都會區(台中縣台中市)263萬人,換句話說台北都會區的總人口數是台中縣的2.47倍,如果以捷運的承載密度而言,若要達到每單位車輛能夠跟台北市一樣高,台中都會區的捷運開車班次就得拉長2.47倍,當然這只是簡單的比較且誤差範圍很大,但是要達到同樣的能源使用率,台中捷運的發車班次就得拉長更多,時間拉長到3~4倍都應該算是合理的範圍
我想問一下那些口口聲聲說大眾運輸才是讚的台北國人,如果你們的捷運從5分鐘一班變成20分鐘一班,你會選擇撘捷運還是騎車嗎?如果你的公車從10分鐘一班變成40分鐘一班,你要騎車還是要撘公車?
如果我們把新竹縣市算進去會如何?新竹縣市人口92萬,台北都會區是新竹縣市人口的7倍有餘,用同樣的簡易的方法去計算,捷運必須要多久發一班車才能達到相同的使用密度?至少30分鐘,以總能源使用率計算甚至40~50分鐘都不為過(當然誤差還是很大),我想請問台北人,如果你們的捷運30~50分鐘才發一班車,你會騎車還是搭捷運?
再次強調以上計算有所誤差,但是大方向上人口不多的地方要使用大眾運輸,不是減班就是得大幅縮短運輸範圍才能達到經濟效益,台中高雄要蓋捷運都困難重重,更何況是其他的地方?
講這麼多不過要講一句話:”大眾運輸”就是要靠”大眾”才能撐起來,這點全世界都一樣,只要出了都會區若是沒有自有私人交通工具就等於斷了雙腿,難道美國會在緬因州的郊區蓋地鐵?難道日本會在鹿兒島蓋地鐵?中國會在西藏蓋地鐵嗎?如果都沒有,那憑什麼以大眾運輸的虛偽面具來否決機車的權益?
有本事可以去砲新竹五峰鄉或是苗栗泰安鄉或是花蓮台東等地方的人為什麼不撘公車,我一位台北下來苗栗玩的朋友大半夜吵著要吃宵夜,結果我得騎20分鐘的車才能到我家附近唯一的一間7-11,去了一次他就電電再也不敢吵著晚上要出門吃吃喝喝了,每次看到那些用台北的眼光再看台灣的鄉民或是治理台灣官員,我嘴角都忍不住上揚
cellini1202 wrote:
看到您這段有些觀點想...(恕刪)
沒錯,現在中國也是建構類日本地鐵化
一切的根基"政府有無遠見+規劃+執行" 不然別人把"大眾運輸"發揮到極致是心酸的嗎...
機車怎麼載都是2人,因為公車捷運未便捷,故很方便A→B (市區)
汽車載1人很浪費,那滿載4~7人呢?
公車載1人很浪費,那滿載乘客呢?
今天就是環境逼不得已(公車,捷運的不成熟)
不然誰想夏天熱個半死又曬傷,冬天包得跟肉粽一樣,還要承受負擔車禍的風險??
提醒一下樓主的理論
機車使用頻率越高,故機油,輪胎等必要消耗品隨之增加
就算以後換燃料使用,也請計算入燃料製造成本較為公允
------------------------------------------------------------
氣狂心不狂
斬人數百?
手持
老百姓 沒辦法啦~.
從以前到現在... 腦殘政府做了那麼多大事...
如果是錯的事... 也只能 花老百姓的$$$ ... 讓老百姓共同承受... (花錢買罪受.... 就是在說我們啦~)
吃麵... 如果看麵裡頭有不乾淨的東西...
你可以選擇幹譙老闆讓老闆夾卵蛋... 可以不吃不付錢...
可是面對大有為政府...
又不能 不爽 不買單... 每年五月還不是就來收保護費... 還會電視廣告提醒(應該是恐嚇吧~~~)
(想到那個東森的老大還在美國左擁右抱.... 興票2.4億都了一圈還是回宋老大口袋... 真的 覺得 老百姓不值啊)
但是呢 捷運... 本身就是要大家坐啦... 人越多越有價值啦...成本才可以分攤掉...
所以 ... 政府鼓勵大家坐捷運... 不是沒道理啦~ 畢竟一台車能坐的人有限啦...
大家一起 擠爆捷運吧~ (可是... 捷運分紅時... 我們好像也是分不到喔....

乙烯 wrote:
反過來問你,汽車符合最新環保標準的又有多少比例?
機車的汰換率遠比汽車高的,這點你應該先擔心汽車才對
這篇文章的主題不是要跟 "公車"以及 "捷運"來做比較嗎?
然後是要打破 公車跟捷運不比機車環保的迷思嗎?
所以沒有跟一般的汽車來比較喔 我的疑問都是針對 機車 vs 公車&捷運
路上跑的一般汽車 至少 能源消耗 跟排炭輛鐵定比機車高
這想都不用想~加上小客車通常 車上都只有一到兩個人(尤其是上下班時間看到的車子)
很不環保 也很浪費能源 這應該也是公認的~
但..公車跟捷運比機車還不環保 甚至浪費能源
這我直覺上就覺得不太合理囉 但看到您po文的分析 有一部分確實 出乎我意料之外
但仔細想想 又覺得哪裡有一點問題 所以提出一些 我認為您沒有注意到的點 提醒一下囉
希望能看到您更精闢的分析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