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有個金主肯跳出來說今後台灣的都市更新、捷運規劃及建設以及把發電廠全部汰換為核能、太陽能、風力、地熱發電通通他來出錢,最快是有能作到十年內三大都會區都有捷運、電車、公車以及相關配套一次弄好,但一定是以最不貼近人性及生態的作法完成,因為這兩因素靠短時間內室沒辦法做得好的。
還有絕對不能費機車提倡汽車,汽車數量還是要減少,台灣汽機車數量基本上都是超載的狀況,沒有任何國家像台灣一樣汽機車密度都這麼高。
在台灣尤其是商人,都已經短視近利慣了。
什麼都以為能夠在短短幾年內做好。
至於台灣的汽機車數量究竟有多氾濫...
汽車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29輛(世界第三)
機車為每平方公里330輛(世界第一)
這就是台灣現況
機車數量最頭痛、汽車也必須減量:而高污染工業比例也必須降低,要不然就是強化廢棄物回收處理機制。
而且要是台灣100%落實國土計畫法,嚴格限制國土開發面積,台灣會比鄰國日本還擠兩倍。
在地裡及人圍的條件上就已經是不適合推廣私人交通工具的國家了。
至於自行車的停車問題用下圖的停車塔就能解決了。


可比平面停車場多出四倍的容量,跟汽機車停車塔比起來佔地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