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865212 wrote:自己騎去撞人~~跟摔...(恕刪) 是誰比較雖是機車騎士還是汽車駕駛 難道死者為大一切都是汽車錯嗎?耍帥自己去就好不要讓其他人因為你,還要跑法院,證明自己沒有越線違規, 有空去看一下嘉義阿婆灣,他說的話不對嗎?真要晚七天回家妳們才會爽嗎? 要爽不要拖人下水汽車駕駛還要辯護他無法應注意而沒有注意,因為時間的短暫,反應的不及, 汽車駕駛雖到爆 汽車駕駛雖到爆 汽車駕駛雖到爆 汽車駕駛雖到爆 汽車駕駛雖到爆 汽車駕駛雖到爆
買什麼車是人的自由.... 運具的選擇也是人的自由... 問目的幹嘛....要扯重機... 拔掉車種.. 那也可以問買1600cc以上的自小客幹嘛? 甚至3000cc以上....有無看過一般四輪車輛的時速表... 也有多快? 使用者一定會用到那種速度嗎?跟你文中所提的形容詞不免契合?超出需求的物品本來就很多... 何須問目的... 應該說也無須過問目的....你一開始就有先入為主的價值觀偏差了....感覺好像共產的社會主義.... 連思想目的都要過問與限制....但如果真你所說的目的來講好了...那又怎樣?又不是沒規範在規範.... 且也是當事人的行為...你我他也會嗎??同樣駕駛心態的駕駛人我相信換運具也是同樣的駕駛心態.... 因為車輛是性質相同的東西... 心理學上使用習慣也大致會相同....這位大大難道你做事情都沒目的嘛??若沒有那請問你的回覆是在幹嘛??我是不清楚這位大大您是否擁有重機,倘若有...那難道大大您不知道你擁有重機的目的是什麼嗎??那真不知道...我就還真是無言了...而買自小客(車)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要滿足其生活上的便利性甚至虛榮感!!這...就是目的我不敢說買重機的人目的都在追求度感,但...不可否認的;絕大部分就是如此!!那一般自小客車呢? 乘載率1.7人/輛,售價也可買重機了.... 拿來上下班.... 不也是?這只是運輸學中的個人運具選擇...重機跟自小客的需求完全大不相同,這位大大您還要如此比擬嗎??話別說的那麼滿.... 只是你沒看到.... 一般人可見的範圍有限....就是這麼滿,只是你沒遇到而已...有些人就是不見棺材不流淚...這也是觀念上的偏差... 鑽的"駕駛行為"各種車輛都不允許...但是為何多數人都默許一般二輪車輛這樣的行為? 甚至連一些小客車都會這樣做... 既得利者心態?這當然是觀念上的偏差,飆車的"駕駛行為"各種車輛都不允許...但是為何多數人都要默許少數重機族群這樣的行為? 甚至連汽機車的雙路權都要... 既得利者心態?為什麼不能...交通運輸也只是那樣...運輸也只是要有效率的從甲地到乙地而已... 中間的路徑與運具是當事人的選擇自由...公路運輸車輛以交通安全規則與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為基準....怎麼不同車種就有不同眼光... 不同價值觀... 不同的認同....也只有台灣(我個人是認為華人都有)才有這奇特的價值觀意識型態....對呀!!!為何不能...因為當您侵犯到他人路權時就是不能...有問題嗎??話雖說中間的路徑與運具是當事人的選擇自由...但當當事人不遵守路權呢??不要說的好像你們重機什麼都是理所當然,事時就是事實...你是想辯解什麼??當初台灣重機還沒合法化只有警察可以騎BMW重機的時代問題也沒你們現在重機多那你可以在引經據典(看是要引:運輸學、心理學)告訴我們大家問題出在哪呢??這位大大,你學務上說得都很棒,但實務上有時候並不都全然於學務上....有機會多多在你們的重機版宣傳一下路權的觀念會比在這消毒來的更有用些!!!
sendoffy wrote:又不是日本人一樣靠左...(恕刪) 一堆只會擁護重車的人,只會挑著語病與藉口來反駁,從來不會去想為何這麼多人會對重車上路反感,所以各位大大,你們就不需再講了,所謂重機簽到北京還是重機 ...我只希望那些重機出事的時候,不要害到我就好,例如這次壓過往生者的駕駛...BTW, 我看到有大大說山路遇到重機往左超車時,第一個反應會是想到絕大部分山路應該是雙黃線禁止超車,可是卻還有人只會想到往左超是對的, 連日本規定都出來了..
KTR-Spin wrote:每天一堆速克達車禍 死人怎沒看到 速克達 被大炒文章?!總而言之就是媒體利用一般民眾買不到重機的酸葡萄心態報個 XXX重機 XXX法拉力 疑似超速 釀成大禍讓普羅大眾 滿足自己卑微的自尊心這是事實ZZ 原來很多人,包括在下,開車時看到(聽到)重機接近,都會繃緊神經,車內女友也忍不住會說:小心哦是因為我們買不起重機的酸葡萄心態而且都是媒體害的,因為這樣我們卑微的自尊心才會平衡而不是部分重機駕駛的惡劣行為,讓我們不自主的神經緊繃
為何重機發生車禍會特別引人注意我想這就跟名人/藝人的私生活會被特別放大一樣如果是一般平民老百姓誰會去注意超跑/重機出車禍應該也會被放大檢視如果是一般的汽車/機車誰要看啊,因為太常看到如果重機多到小綿羊一樣多我想大家也就沒感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