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尼根豆漿 wrote:
怪怪,大家都說日本1...(恕刪)
首先,包括高速道路、自動車道等等所謂的高速公路,其實最基本的共通點就在於自動車專用,比較接近快速道路的可能是像地域高規格道路,但是不管是哪一種,這些道路其基本條件就是自動車專用。而說重機可以上,以道路運送車輛法中的稱呼來看,在日本125cc以下的是稱為原動機付き自転車,也就是搭載引擎的腳踏車,就是機器腳踏車,而126cc以上的是二輪自動車,自動車簡單地說就是我們說的汽車,自動車上自動車道很合理嘛,那腳踏車呢?別鬧了,所以或許可以猜測126cc以上可以上高速道路,是在於人家本來就把這些車當做是汽車,只不過是兩個輪子而已,當然這只是望文生義的猜測,事實是否如此則本人不得而知。您的友人說重機才能上,我想是在他的觀念裡,126cc以上就算是重機了,畢竟以往台灣比125大的車也不多(尤其平常看到那麼多的機車也幾乎都是125或以下),而實際上以名稱來說,在台灣50以上就是重機了,重型機車嘛......所以火箭三號應該說是2300cc的腳踏車XD
從另一個方向來看,被稱做高速公路就真的有比較高速嗎?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這個首都高速限圖(PDF檔),以首都高C1環狀線來說,全線基本上都在50km/h以下,一些比較危險的路段甚至低到40km/h這種相當於交流道閘道速限的情況,其它路段頂多也只有60km/h,相當於郊區一般道路,只有路線寬敞筆直的灣岸線和連往東北、常磐等自動車道的路段才有80km/h的程度,怎麼會這麼糟?因為路線真的很差,去找找東京地圖、上google earth、玩首都高賽車、或親身去走一次,就會發現那真的是很糟糕的設計,如果是灣岸線,我在psp首都高上可以一路300km/h不減速照樣過彎過收費站,在C1除了一些大直線段以外連要踩油門加速都有困難,爬google earth會看到一堆一蓋兩三層的路段(東京連鐵路都可以架兩三層,例如東京站就有月台上面是另一條鐵軌的),就像台北的水源快速道路那樣高架道上面是高架道然後下面還有平面道路,再下去可能還有地下道,不要懷疑,首都高有些路段是挖到地底下的,為了在狹小的市區中飛天遁地,所以也有8%這種不應該出現在高速公路的大斜坡(中山高最多好像也只有3%還是5%),還有車道中間冒出來一個橋墩的,也許是台灣比較晚開始在市區中蓋一堆高架道,不過以這種的來說,我並不認為機車不適合上,因為那其實跟一般道路差不了多少,而且還少了腳踏車、行人、靠邊載客的公車與計程車等等阻礙,事實上安全性還高一點,其實歐洲一些國家也有機車在高速公路上的事故率低於一般道路的研究報告。
說到重機比照汽車,其實就算在日本,一般汽車與二輪汽車的法規也是有所不同的,例如1965年起日本就禁止機車雙載上高速道路,直到1999年美國駐日大使館發出不滿了(可能是把這個規定視為非關稅貿易障礙,也可能是官員自己喜歡騎車把日本妹XD),加上上面提到的高速公路事故率低於一般道路的報告,後來到2005年才解禁,現在除了部份東京都心區域仍然禁止(不確定)以外,高速道路上的機車是可以雙載的。而當初日本剛開始使用ETC時,機車也是不允許使用的,因為ETC收費閘門若沒有感應到則不會開門,機車在通過時若感應失敗,很有可能會撞到閘門橫桿而發生危險,所以當時也有規定機車必須走人工收費,直到後來驗證了ETC的可靠性,才允許機車使用。另外日本的機車也不需要特別找什麼停車格的,我是不知道什麼樣的地方可以停,不過看大家去東京玩的照片,應該常常也有看到機車直接停在人行道上的吧?而且很明顯地是禁止一般汽車路邊停車的繁忙路段。這麼說來,重機是比照汽車還是比照機車,也就只是官員自己懶惰不願意另外立法規還要撥預算拍宣導影片教育大眾,出一張嘴就好了,這就是台灣的官員到現在還活在威權時代的落後表徵,只懂得用法規禁止民眾做某些事。既然大家都知道重機不同於汽車也不同於輕型機車,那麼為何還有比照哪一種的爭議?當然是要另立適用的法規啊,總不會說輕航機要去比照747或是比照滑翔翼吧,如果官員出國考查是真的有到路上去考查,不是到三溫暖去考查,我就不信那些當初能夠擠進大專窄門和高考窄門的菁英份子會笨到看不懂,總而言之就是懶,不願站在客觀立場看事情,不願用心為改革而努力,只想便宜行事,結果就搞成現在這個樣子。
我承認台灣人不像先進國家的人民那麼遵守法規(這也不一定,日本一樣有一堆違規車輛),但是如果因為違規就要禁就不開放,那麼人民永遠只會停留在那個程度,要不是現在有重機在路上跑,現在絕大多數台灣人應該連重機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現在都還有人把重機當成爆改野狼咧),也沒有嘗過被重機輕易甩掉的經驗(所以有前陣子笨鵝自不量力想電阿魯被反電的文章),政府也沒有盡到宣導的義務,所以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現在重機可以走快車道可以直接左轉,如果說因為大家守法觀念不足所以不給重機上路,在沒有經驗可以參考的情況下,台灣駕駛人永遠也不會有必須的守法觀念,結果不就是永遠也沒辦法開放?別裝了,大家都知道台灣人沒痛過一次不會乖啦,所以問題還是一樣,官員有沒有心做事,人民有沒有心去跟上先進國家的態度與觀念,那才是現在重機所面臨的問題。至於說什麼地狹人稠,人口密度不下於台灣的日本和香港都沒有禁止重機上高速了(日本只有20%是平地,所以實際上日本平地的人口密度是高於台灣的),台灣的人口密度算得上什麼問題?一般道路上機車很多,但是其中有多少是251cc以上的?現在251cc以上的重機才一萬多輛,把126到250都算進來也多不到哪裡去,就算如當初最樂觀的預想一樣成長到10萬或20萬好了,和幾百萬輛的汽車相較也只是九牛一毛,更別說是像大多數人也以為的重機就是休閒用途的話,平日在高速公路上看到重機的頻率不是又更少?認為開放126cc以上機車上高速公路會讓高速公路變成平面道路的人要不要回想一下自己的推論有沒有什麼矛盾?更別說機車怎麼樣也沒汽車佔空間......日本的機車之所以少,很大比例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都市有完備的大眾運輸(而且對首都圈的居民來說單程一小時的通勤時間還算是不錯的),一般買不起車子和車位的都市居民不需要用機車代步,另一方面倒是使得地鐵車站週邊常常有腳踏車過多阻礙行人的問題,台灣要是大眾運輸再發達一點,也可以減少很多機車,甚至連汽車也能減少。平面道路上險象環生也是因為各種車輛動線糾纏在一起,其實也有不少駕駛人上了高速公路開車就會收斂一點(因為速度快了),隨意變換車道的情況也少一點,只要騎重機的守規矩點,會比較危險嗎?似乎也沒聽說Autobahn要禁止機車走內線吧,會覺得危險的自己就會避免上去了(我也有一陣子沒騎機車跑長途了)還要你政府立法規禁止嗎?日本也有暴走族問題,日本人的普遍觀念也常常把機車和飆車聯想在一起,但是日本也沒有說什麼收回路權的啊,台灣想要成為先進國家,就不能一直套用因為大家會違規所以要禁止的觀念,教育人民讓人民能跟先進國家一樣守法才是根本之道,否則就算把機車全禁了或把汽車全禁了,台灣的交通情況也不會改善,二年前東京發下豪語要在十年內(也就是到2016年以前)要使東京的高速公路塞車情況完全消除,台灣什麼時候做得到?
抱歉寫得不太有條理,只是抒發一點個人看法罷了
Live long, and prosper!!
m402236 wrote:
大家都一直批評台灣的路面品質不好,有幾個大哥真的在國外看國別人的道路呢???
小弟住在某"先進國家"數年,一下大雨路上就坑坑疤疤,台灣假如這樣早就被罵死了,其實台灣很多地方都是很優的.不要一味的講國外好,批評自己的國家.要給台灣的政府單位一些正面的評價,
我不是公務員也不是為某些政黨說話,呼籲大家不要一直唱衰台灣.台灣是個很進步的國家.....
這是扯題外話了...
我之前住澳洲...
2000年辦奧運那個城市...
他的路面說實在只比台北好一點點而已...
比台北好的地方是沒有突出的人孔蓋跟電力箱蓋...
不過我不是住市中心...
所以市中心的路面狀況如何我就不知道了...
以上是辦奧運之前我所看到的...
不過澳洲那的駕駛道德跟規矩比我們好太多了...
台灣確實是先進國家...
但是道德水準素質跟得上"先進國家"腳步的人比例卻是那麼樣的低...
所以要開放150cc上高速公路...
有何不可...
你覺得大部分台灣人的騎車習慣適合上高速公路嗎???
I don't think so.
302Taco wrote:
小弟剛從日本回來...
基本上我覺得台灣的機車要能上高速公路...很難...
日本人道路交通守法的程度真的讓我們覺得慚愧...
日本的高速公路上...不管多少車...基本上都是開在外線道...
內線道是真正開放給有需要的車子...
記得我還曾經看過一台Ferrari F430跟我們遊覽車一起走在同一線道上
而在日本的這幾天...感覺日本人的喇叭完全不像台灣人那樣亂按...
日本人都是很文雅的叭個一聲...如果不為所動...頂多再叭個一聲...
要是在台灣...可能長聲叭到他動為止
不過日本騎車的人數真的很少...
所以台灣人真的要爭取路權,真的要先治治守法的觀念吧!!!
.....(恕刪)
拍謝 ! 插花一下 我在日本前後住了五六年 說日本按喇叭很文雅..........這我要保留 ! 我不知道你在日本住多久 不過我在日本開車騎車就常常被叭 ! 而且還叭得挺有第三世界國家的水準喔 !!
話說回來 台灣亂按喇叭的習慣已經改善好多好多啦 !! 我小時候坐計程車 那才按的誇張勒 ! 一趟下來不按的十幾聲都覺得挺怪的 !!
日本高速道路上便衣條子開impreza nissan skyline偽裝民車常嘛跟一些四輪 兩輪的飆仔在追逐 !
在日本住個一段時間 就可知道他們是比我們進步 ! 但是我們也沒差到像塞一樣那麼不堪啦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