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70幾萬就能買台還不錯的國產車
50萬上下就能買台代步小車
湊點頭期款,0利率60期,每個月繳一萬,繳個5年就結束了
買車根本沒啥壓力
現在好一點的國產車都上百萬了
以前稍微懂點車的人,可以買個20萬的二手車,花點小錢處理一些小問題
但現在二手車也貴的跟啥似的
二手車那利息繳一繳也跟買新車差不多
二手車最好抱著現金去買,貸款根本不划算
當然我也不是在勸退
我沒有新增壓力,而是轉移了壓力
婚姻過了穩定的幾年後
我們處理完房貸,每個月習慣有個萬把塊支出
把原本在繳的房貸變成繳車貸
把家裡出租的車位收回來用(原本沒車只能將車位租出去)
存一些頭期款,再貸款60萬60期
每個月繳1萬+9百多的利息
然後計算了一下每個月的持車成本
很多人車子開得很開心卻不會算這個
保險、保養、每個月一二桶油、4年換一次輪胎、3年換一次電瓶的平均費用...
差不多每個月是6-8千(新車保險貴,會逐年遞減)
這也得利於我不用租車位,不然更高
當然養車還有許多其他額外的費用
而新車如果養的好暫時還不需要擔心那些
家裡有車子其實生活方式會有很大的不同
買車了以後,能去的地方遠了
可以輕易的到平常大眾交通工具不會到的地方
隨時說走就走不用特別規劃交通,導航一開一下就到
颳風下雨大太陽出遠門大採購也沒壓力了
家庭更和諧了(前提是買車養車不要成為家裡沉重的負擔)
變得更可靠了(車子開的好人品自然好、車子一天到晚出事花錢家庭自然不會和睦)
#注意我文中提到的計算持有成本、負擔、穩定、習慣性支出、家庭和諧這些,結婚後不管是不是買車還是買啥,這些都很重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