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39 wrote:
那收貨工廠查了一下是"翔盛工業有限公司"
廠內空地不大, 請自行Google街景
那台貨車是30~35噸的大車
進去沒辦法迴轉出來, 依那門幅的大小和路寬, 也很難彎進去
更不提進去以後換堆高機沒地方走
靠右側的話因為門幅不夠寬, 卸貨到一半貨車就要前後移車
這才是真實的情況,大貨車進得去是一定進得去,但也一定是出不來。
畢竟沒有迴轉空間的情況下,就只能用倒車出來了,但這種拖貨櫃的長軸車,倒車基本上很難控制得了,像這種路幅,一個不小心,恐怕會是倒車一半卡住,進退不得,結果要吊車來支援了…
※不過以本案的情況,我會建議真的該立個法,要求堆高機的牙叉強制要塗上指定醒目色(如黃色),畢竟之前也發生過騎在道路上,因為牙叉較不明顯的關係,到較近時才發現,拉開距離…
la367909 wrote:
想請問各位大大這種狀況我肇責大概會是多少呢...會不會有應注意未注意的問題
恕刪)
〉〉〉
我看影片覺得
樓主應該責任比較大
有應注意未注意
看前面很明顯在卸貨
而且肇事前堆高機車身也出現
牙叉在道路上
堆高機有看到你的車,停止作業
屬於靜止狀態
樓主是沒注意撞上
我是覺得肇責比例可能有七成
〉〉〉
剛我同事認為
樓主有路杈
堆高機要負全責
感覺也有道理
這事件,可能循司法途徑
給法院審判
當然訴訟前,可以調解協商
看能不能和解
〉〉〉
訴訟時
記得將僱用人一併列入被告
取回賠償的機率比較大
通常是收貨人是僱主
堆高機卸貨
有一種是工廠的人員
有一種是工業區代客卸貨
大部分都有執照居多
政府安檢也都會檢查
本件是貨車司機
開收貨工廠的堆高機卸貨
搞大一點
就是把貨車司機、貨車掛名的公司、收貨公司
全部列為被告,要求連帶賠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