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外國記者抱怨,陳其邁震怒,警察才取締?

至少有震怒啊,哪次不震怒。

不過,多數用路人心態都差不多,

有警察抓到才違規,沒有都是日常習慣
又沒有撞到,根本不用震怒。
狗聲RO+WARD獎你被撞廢,這種腦包別來!
ryan00014875 wrote:
酒駕熱度多久

你是哪隻眼睛看到高雄有酒駕?
高雄只有交通意外 沒有酒駕啦~~
幸福城市~機車與行人共存~
edgar!!! wrote:
不知道在吵什麼是有人被撞到嗎

就是因為沒有撞到人
所以才會吵
撞死了就不會吵了
美著名學者來台演講 被公車撞死
記者許家瑜、莊琇閔/台北報導
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心理學暨生物心理學系教授布里吉曼(Bruce Bridgeman),月初受邀來台演講,因車禍身亡。根據監視器畫面,布里吉曼事發前曾確認右方來車,但目擊者稱他在行人號誌亮紅燈時穿越馬路,被公車撞上,全案已移送檢方釐清事故責任。

撞到布里吉曼的侯姓公車司機向警方表示,當時駕駛六五一號公車,從仁愛路西往東方向前進,經過復興南路時,布里吉曼突然從右側路樹旁走出,「根本煞車不及」;當時他是綠燈直行,發現撞到人後,立即下車查看,並報案求援。 美國媒體曾經報導,布里吉曼為「立體盲」患者(depth perception),對於辨視立體物體有困難,空間距離的辨別也很吃力,調查人員不排除死者可能沒有看清燈誌、未遵守交通號誌才發生憾事。 據了解,布里吉曼接獲台北醫學大學邀請,偕同妻子六日來台下榻福華飯店。十日上午十點多,布里吉曼獨自從飯店外出閒晃,順著復興南路方向往北走,在穿越斑馬線時,被由西往東行駛的公車撞倒,頭部和腹部大量出血,緊急送往仁愛醫院搶救後仍回天乏術。 監視器顯示,死者過馬路時,曾頻頻向右轉頭,但未曾向左看。北市交通大隊事故組長林洸賢說,依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汽車行經行人穿越道,遇有行人穿越時,無論號誌為何,仍應暫停禮讓行人。整起事故原因及責任,已移送檢方作進一步釐清。 外界質疑是否因外國人不熟悉逆向公車道而造成此一憾事,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將改善交通標誌,讓外國人也能看懂。 柯文哲指出,台北市街頭許多交通標誌、告示都是中文,不是很國際化。外國人可能沒注意到單向道,竟然有逆向的公車道,要好好研究,怎麼讓不懂中文的外國民眾,也可以看懂交通標誌。 交工處長陳學台表示,現在多數路牌、標誌都附註英文,為了再提醒外國民眾,預計兩個月內,在仁愛路及信義路的斑馬線兩端,增設警告標誌,以中英文提醒民眾注意雙向來車。
不取締的話你酸不酸?
取締你也酸
就問你
這樣騎車 是不是台灣常態
在雙北,早上塞車,我天天看到
你要不要也和候市長、柯市長說說~還是叫國外記者來拍一下再來取締?
為了酸而酸,標準酸留留
台南高雄長期以來漠視交通規則,這絕不是簡單一句"請警察局嚴格執法",就想解決.
事實上該區人民完全不在乎道路交通安全,是從小開始養成的
T15346 wrote:
台灣有多少的騎樓被拿(恕刪)


台灣的騎樓被拿來當作餐飲業延伸的一部分......不會去消費

其實,這就是台灣特有的飲食文化......看看新加坡,就沒有飲食特色

有些人不會去消費...有人會去消費....就繼續存在
不用震怒啦 ! 科技執法: 所有路口都裝監視器, 每天都看監視器開罰單就好了啊 !
perseus wrote:
台南高雄長期以來漠視(恕刪)


你是台灣北方人吧?

台灣北方地窄人擠,自然每有多的空間給交通

加上台灣北方在KMT長期特權下公共交通建設不很齊全

所以才會有台灣北方人比較在乎道路交通安全

台灣北方也不少違規後的車禍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