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隔熱紙太黑可以開罰


divid77 wrote: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恕刪)


所以

你是超越地球人種的進化新人類嗎?

記者大哥們

可以上工了

這邊有一個人類進化的代表

Tom_Deng wrote:
所以你是超越地球人...(恕刪)

我相信每個車手/酒駕在"Vtec Just Kick in, Yo"前也是"別人看我太瘋癲"的心態
監理站及代驗站真實的狀況就是有法不執法,形同虛設。大燈不是一樣很多照很高的。台灣法律很多都是沒執行的,原因就執法機關不執行不開罰。

cinnamon coffee wrote:
http://www.cna.com.tw/news/asoc/201709180131-1.aspx
南投監理站表示,所謂「不透明」標準,為檢驗人員站在汽車正前方,須可用肉眼看穿前擋風玻璃,檢視車內前、後座位;若違反規定,可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6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除頭燈外之燈光、雨刮、喇叭、照後鏡、排氣管、消音器設備不全或損壞不予修復,或擅自增、減、變更原有規格致影響行車安全。」處新台幣900元到1800元罰鍰
------------------------------
所以,檢舉交通違規的同時,順便還可以向監理站檢舉隔熱紙太黑,一次開兩張罰單,雖然沒錢領,但功德無量啊!



樓主的資料是假的,真實的南投監理站資料不是如此,請樓主不要再散發假資料。

真實的南投監理站資料不是如此,請樓主不要在散發假資料。

真實的南投監理站資料不是如此,請樓主不要在散發假資料。

真實的南投監理站資料不是如此,請樓主不要在散發假資料。

真實的資料是如下:


監理站網頁如下:
https://tmv.thb.gov.tw/Files/Download/201603/16_1050312代檢廠檢驗法規報告.pdf
https://tmv.thb.gov.tw/Files/Download/201505/04_104年第1次代檢廠座談會檢驗員訓練教材.pdf

阿啡 wrote:
樓主的資料是假的,...(恕刪)


聰明的人,會在失敗中吸取教訓,並且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愚笨的人,只會在自己的失敗經驗中,一直找尋藉口。

失敗的貼隔熱紙經驗

henrylin66 wrote:
聰明的人,會在失敗中...(恕刪)


告訴過你法規定義,不要再去騷擾妨礙政府機關;法規未修正前,你在監察院汙衊投訴政府官員,政府只是不跟你計較而已。而你從105年開始發文給交通部至今,一直說政府會為你的陳情,重大改變,可是一年多過去了,尚未看到你說的預期成果。現在南投監理站的官方資料,應該會斷了讓你再去騷擾政府官員的念頭吧!

跟你說過,如果你要陳情,以修改法規才是正途,不要走歪路,浪費社會資源。

我不像兩個口的會說你不貼隔熱紙是錯的,我是基本尊重個人的選擇,對於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別人,免得重蹈覆轍,這是有利大家的事,現在有防眩後視鏡的車愈來愈多,可以提醒別人。

另外,給正義磨人一個建議,你們談隔熱紙的方向不直接,應該談燈光,樓主主要是要推86%的隔熱紙(鄙視這種方式),此款在台灣,他推的廠牌沒有競爭對手,你們其他的人不需跟著起舞,而實際上,在美國或台灣,眩光是未來的課題,交通部網頁上已有民眾反應資料,而美國也是有眩光問題,IIHS未來計畫將燈光角度納入評比。
以前看到別人遠光燈打過來,影響開車,現在進口車子不是HID就是LED,所以過去我也說過,我在停車場試近光燈對別人的影響,在車前10米、20米半蹲,看是否有刺眼,另外我再將遠光燈設為自動感應,平常只要前面有車燈,就不會亮,不隨便長時啟動影響別人。

正義磨人,如果你們推不要眩光、不可有改裝燈,政府該嚴把關,我挺你們。隔熱紙就算了,我手上還有客觀的數字,就行車安全、就環境,政府都不大可能改變法規。

阿啡 wrote:
告訴過你法規定義,...(恕刪)

我很好奇你的客觀數據是什麼?
今天新車驗車法規對玻璃透光度的規定不是很清楚嗎?
車輛安全審驗基準是針對汽車安全訂定的呀
且大多數國家都是一樣
車輛玻璃透光度只有台灣還是不要求的狀況
只能說政府為了[體察]民情但不顧原先訂定的安全標準
反正沒人可以證明隔熱紙黑會容易造成意外

Cloudy Shiau wrote:
我很好奇你的客觀數...反正沒人可以證明隔熱紙黑會容易造成意外(恕刪)


【慢慢來,我只要你平安】找一條安全回家的路系列一

節錄內容: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afety Council)官網的報告(Driving at Night)就提出了,這樣的警訊:夜間光線較暗、疲勞駕駛,事故的致死率是日間事故的三倍。

一份英國在2006年做出的「道路交通傷亡」研究報告也指出,長期統計英國十年來的道路事故發現,夜間事故的嚴重度是日間的兩倍。

鄰近台灣的日本在2014年的交通事故狀況及交通安全設施現況報告中也提出了夜間車禍肇事的嚴重性。雖然日本夜間的車禍發生比率僅佔27.3%,但死亡事故卻高達50.3%。

至於台灣,以近年國道高速公路的統計資料來看,也可以清楚地發現,深夜肇事程度比其他時段要嚴重許多。夜間,也就是晚上二十三點到清晨六點,這段時間的死亡肇事率是白天的7.5倍。


【台灣的危機在夜晚的路上】找一條安全回家的路系列二

節錄內容:
2013年交通事故死亡率來說,台灣每十萬人的死亡人數為13.2;南韓是10.1;美國則為10.7 。

再來看看其他國家,被認為與台灣國情最相近的日本,同樣的2013年,每十萬人的車禍死亡人數只有4人,鄰近的香港更只有1.8人,英國也只有2.7人、德國則是4.1人、新加坡則為3.2人。

也就是說,不管是跟歐美這些先進國比,還是跟鄰近的亞洲國家比,以人口比率計算的話,台灣的車禍死亡率,竟然是最高。

又分析肇事死亡的時間可以發現,一天裡,夜間是最容易發生車禍的時間,尤其是凌晨的十二點到六點,這只占全天四分之一的時段,死亡率卻是全天的34%。

新聞出處:中時電子報
國道死亡肇事率 夜間為日間7.5倍


高公局統計去年國道深夜11時到隔天凌晨6時死亡肇事率,為日間凌晨6時到晚間6時7.5倍,
明天起是3天國慶日連續假期,夜間到清晨有免收費措施,高公局提醒用路人睡飽再上路。

交通部台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說,夜間行車風險原本就較高,去年凌晨0時到隔天清晨6時
國道事故率占全天25%,但死亡事故比例卻達全天34%。

高公局也引用歐美日國外相關夜間肇事分析文獻,夜間行車肇事嚴重程度,
包括致死率及肇事率,都高於日間約2到3倍。

高公局表示,夜間車流量較低,車速普遍較快,一旦發生事故較嚴重,
特別呼籲用路人,夜間行車,睡飽再上路並務必小心駕駛。1051007
後車完全看不見前車的前車的狀況, 就是整個視線被擋住, 會出的事是就是塞車而前車未注意撞上去了, 後車也會撞上去, 如透明, 後車看前車的前面塞車了, 就會減速, 前車自已去撞就好.

簡單的說, 後車可以看清更遠的前方的路況, 行車安全較有保障


cryptography wrote:
隔熱紙太黑礙到別人甚麼事?
還是只是純粹檢舉檢上癮?
我真是搞不懂你XD
隔熱紙太黑礙到別人...(恕刪)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