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m366 wrote:
可是廢掉了ARTC,誰要接手國內的所有檢驗...(恕刪)
其實我一直不太懂,為什麼要用最昂貴精密的器材來檢驗那些出廠前想必也是通過了一堆高階測試的國際大廠的車輛呢?
除非對某些國家或車廠的產品有特別的疑慮,否則為何還要再過ARTC這關呢?更弔詭的是同一款車型因為不同的購入批次而要重複檢驗?前人驗過了不就代表這款車型沒什麼問題了嗎?後續是否用書面審即可?雖然我也不曉得書面審是審什麼意思的!我上淘寶買件牛仔褲也不用審什麼東西啊!為什麼買機車要?
印象中有看過一篇網路資料,關於ARTC成立之初,政府約佔二成多的出資,其餘七成多盡是車商或協力廠商的資金,簡言之,ARTC的老闆就是政府與車商!而後者的出資比例更達七成以上!這樣的單位能搞出什麼名堂?會以誰的利益為利益?我想三歲小孩心裡都能有個底!但畢竟是網路資料,正確性我不敢說,有錯請鞭!但若這層解讀雖不中亦不遠矣的話,ARTC這車商聯盟的核心組織能不廢嗎?
大大對官員沒信心,這是對的!我甚至懷疑這些官員到底有什麼能耐去理解各項檢驗的意義及標準值的制定!這些資訊不會是車商或即得利益者由下往上提供的嗎?
前陣子消保單位呼籲調降進口車關稅,結果車輛公會居然第一個跳出來反對!這奇了吧!降稅不是形同降低車輛的引進成本進而提高車商利潤嗎?他們居然反對耶!該不會連五十趴稅金當初其實也是車商自己要求的吧?這個政府懂什麼?
精密實驗室當然有它的功能!但是集盡一身資源的ARTC實質上又發揮了什麼樣的功能?它有引領台灣的造車工藝邁向更高的境界?還是封鎖一切自由貿易的可能性?目前國產汽車的自製率達100%了嗎?品質呢?那售價呢?讓國內車商以最沒有效率的模式大賺台灣消費者的血汗錢!同時諦造台灣車價世界最高的紀綠!正是ARTC成立三十年來的里程碑?
ARTC自1990年成立,為什麼今天會有人喊廢ARTC?大家之所以想廢了ARTC,究竟是預期可以產生什麼樣的好處?當然很多人會說這些「好處」跟廢掉ARTC根本沒有關聯!就算廢了ARTC,你也拿不到你想拿的!
很好!開始有人試圖瞭解、關心消費者想要的「好處」是什麼了!這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