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這是行人地獄還是一個被行人霸王條款所害的行人?

chang.d1210 wrote:
很多人還是不明白其中發生的淺在原因,導致駕駛與行人都忽略淺在的危險性,因而導致意外不斷發生~~


對這種情況其實有個簡單方法可以避免,也就是行人號誌與車輛號誌分流

簡單的說設個行人通行鈕解決所有潛在的問題

公車不用到斑馬線還在停一下,也不用指差確認,以上都是脫褲子放屁的動作

行人不會因為帝王條款慢慢走還被撞,汽機車也不用慢慢等行人三三兩兩通過,耽誤通行時間

簡單嗎? 簡單

政府為什麼不做? 基於基層警政有肇事KPI績效的原因,好像一定會慢慢來

不然改了這個,警政單位就還會找其他項目來做KPI



雪達

之前看到一個女生,在閃黃燈路口按了行人號誌燈後,居然不知道行人號誌是先變紅燈後才轉變綠燈通行。 我跟她是同向車道,我停等紅燈後看到這位大姐居然直接不等號誌轉變直接闖紅燈了,我整個xxx!

2025-07-21 16:56
Harvey norman

雪達 沒耐心是主因,等一下看懂燈號其實會讓自己更安全

2025-07-22 8:40
Harvey norman wrote:簡單的說設個行人通行鈕解決所有潛在的問題

查GHAT GPT:

在路口設置「行人通行鈕」(又稱行人請求按鈕看似簡單,其實在實際執行上會面臨多方面的困難與挑戰,以下是主要的幾點:
  1. 設置條件評估困難
    不適用於高密度人行路口:如果路口人潮頻繁,按鈕就失去「需求請求」的意義,因為行人號誌幾乎一直都會開啟,不如設為自動週期。
    低密度地區效益不明顯:如果行人稀少,按鈕可能被忽略或長期無人按,也會造成等待時間過長或資源浪費。

  2. 技術與設計挑戰
    交通號誌系統需整合改造:現有控制器需更新為具備「感應請求輸入」的版本,有些號誌仍為固定週期,無法接受外部請求訊號。

    需重新設定時序與協調:行人請求影響整體號誌週期,特別是多路口綠波帶(如主幹道),可能導致車流中斷。

    按鈕設計與無障礙需求:設計需考量輪椅族、視障者(例如聲音提示或震動回饋),提升設計與維護成本。

  3. 民眾認知與使用習慣
    不按按鈕導致長時間等候:若民眾不清楚需按鈕才能變燈,可能誤以為系統故障。過度依賴造成誤判:有些人誤認為只要一按燈馬上就會變,實際上仍需等待交通週期安排。

  4. 維護與故障問題
    按鈕故障不易察覺:沒有回饋或顯示訊息時,民眾無法知道是否已成功發出請求。

    設施容易遭破壞或汙損:戶外設備暴露風雨、惡意破壞、塗鴉等都會影響使用與壽命。

  5. 經費與行政流程
    設置成本高:包含按鈕本體、線路、控制器改造、施工圍設等,單一路口可能需數十萬元以上。

    需地方政府跨單位協調:工程須交通局、養護單位、建設處或市警局等多方協調,行政流程繁瑣。
補充:實務案例問題
在一些台灣城市(如台北、新北)曾發生:路口設置了行人按鈕,但實際上不管有沒有按,燈都會變,造成民眾誤解。

民眾習慣未養成,導致按鈕被視為裝飾。過度依賴按鈕,反而造成非高峰時間人車流量調配不良。

以上
路口就已經紅綠燈管制了
裝行人通行鈕的意思是要改成紅黃閃燈嗎
wkh2006

德國的例子,是路口雖有紅綠燈、按了行人才可以走,會多出一個燈號,車要等行人. 另外也配合人行道+單車道退縮

2025-07-21 20:56
我也不明白為何鬧區的天橋都要拆掉
對岸很多大馬路車多但有天橋
人車分流根本不會走走停停或被撞

有些號誌燈非常奇怪
高雄大順路好市多前面那個

行人綠燈先亮十幾秒? 行人剛好走到路中間時, 汽機車的綠燈才亮起,
於是汽機車向前一兩秒左轉時, 剛好和直行的行人卡住,
全部又要停下來等行人通過,
如果同時亮燈, 其實汽機車全部左轉完了, 行人也才走到路中間, 根本不會卡住。
doremicheng

信義區的天橋設計就很棒啊, 但是要全國導入很有難度 [笑到噴淚]

2025-07-21 17:50
sunland

就近十幾二十年路權團體鼓吹的人笨交通把道路還給行人

2025-07-22 11:21
車禍最大原因是沒有左轉專用燈阿
超過一線道,最多兩線,就應該把左轉時相獨立出來
更何況這裡看來是四線道...
hjfrank wrote:



哇, 交通局與警察局會勘? 連里長都來了
果然出事的人身份不一樣, 公家機關作為也不一樣
chang.d1210

事件專注度不同,反應當然不同,如果這樣都還沒反應,那真的才是顢頇!

2025-07-21 16:58
台灣行人過馬路現象:
行人慢慢走, 死老百姓是不會跑起來嗎? 全車都在等你一個人
行人快快跑, 很危險地, 是沒看到大車要轉彎嗎? 大車煞不住啊

撞死人比照航空事故來賠償, 看司機長不長眼
iamaminimalist wrote:
我也不明白為何鬧區的天橋都要拆掉
對岸很多大馬路車多但有天橋
人車分流根本不會走走停停或被撞


走天橋是很安全的通道,且不用等紅燈,但很多老人覺得天橋要爬上爬下,很麻煩!台北市在柯匹當市長後,拆除了很多天橋!
doremicheng

學生跟年輕人都不走天橋, 老人怎可能會走? 而且多數天橋都是老舊設計, 階梯陡又小, 下雨天跟爬刀梯差不多, 早就該拆了.

2025-07-21 17:47
wkh2006

紐約、大阪市中心都有新建的天橋,行人像逛公園

2025-07-21 20:53
A辣愛怕跑 wrote:
公車司機👁...(恕刪)
MICHAELCUB81 wrote:
走天橋是很安全的通道,且不用都紅燈,但很多老人覺得天橋要爬上爬下,很麻煩!台北市在柯匹當市長後,拆除了很多天橋!

老人不願走天橋不是因為麻煩
是因為膝蓋退化
爬樓梯費力
下樓梯更痛苦
電視上一堆保養骨頭營養品的原因在此
台灣開始走向高齡化
這類問題就越來越多
wkh2006

確實,是走不動. 而且如果是韌帶撕裂的,修復有限.

2025-07-21 20:52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