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vid-Kuo wrote:
針對汽車還是中國製產品?
你手上的手機,電腦,3C產品,哪一項不是中國零件或中國製?
個人覺得這種難以比較
零件中國製,但主體開發並非中國,外加審核的嚴謹度,這就有很大差異了
一個是全給中國賺、一個是部份給中國賺
而且講信任度問題
就像我之前說的
今天去軸承店、老闆拿出SKF,MIJ、MIC、德國製。價格一模一樣就是產地不同(SKF真的太多產地)
你自己內心排序會怎排?
我想現實面絕大多"德>日>中"這樣排下去
除非真的力挺中國,不然大家內心早有對精密零件有產地評價
這就是信任度差異了
David-Kuo wrote:
以目前看到的銷售量,跟你說的不相符
韓國車在剛開始低價熱賣時銷量也很好呦
雖然我也不會選韓國車,但內心上韓國車的確排名優於中國車
David-Kuo wrote:
請問除了這些少數從事「CKD日美歐韓車輛的國產車廠」
可以用來做為門檻阻礙進步外,對台灣本土汽車產業的具體好是是啥?
個人覺得都圍繞在"車廠",沒意思,在意車廠獲利、車廠怎樣
但其實零件本土化,賺到的是其他廠商
本土汽車產業有之前說的TPI、Depo、TYC、建大、正新、南港輪胎,還有模具開發商
這些躲在車子內部你看不到公司名稱的汽車零件品牌,都有賺頭,也都是汽車產業的一環
零件國產化有賺頭的是這些,不然那些車廠工廠內又不生產燈具、儀表、輪框等等之類的。搞不好連線組也都是外面工廠生產好送過去給車廠組裝
Freshness wrote:
中國追趕的方式是要求自製率,也就是外商進入大陸後幾年內要讓零件在大陸本地生產,這樣不只零件全拆開,連怎麼製造都能學
但台灣跟中國不同,大陸競爭激烈,歐美日全都在那邊較勁,劣質產品馬上被看破手腳
但台灣幾乎被日商壟斷,日商聯合起來,台灣就學不到東西,品質被一起控制,這也是為什麼日系國產車永遠比不上美規車
早期他們也是ckd組裝別牌的車,在中國當地國產化
10多年前他們是買其他國家的過時底盤零件來組車
到後來組久了就會自己改良研發了,汽車這種傳產技術層面沒那麼高
電動車更是...裡面沒有引擎專利,馬達你我都能做
就差你做的跟我做的效率問題
至於台灣,不敢像中國這樣玩,受限歐美日這些大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