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應該和我一樣,是汽車、機車駕駛,也是行人。最近政府推的行人路權優先政策,雖然立意良好但有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增加肇事
網路上已有很多外國影片(似乎是俄國),在沒有紅綠燈的地方有一處行人優先的斑馬線,可能某車正要經過時看到有行人而緊急剎車,後面的車可能沒料到第一輛會緊急剎車而從後方撞上第一輛車,而台灣其實這類的事故都有發生。
第二個問題:駕駛專注程度
駕駛在轉彎通過那個路口不過短短1~2秒鐘的時間,但在過路口前的一瞬間就要判斷可能有以下情況:
1. 路口有沒有人
2. 路口有人,但路口的人只是站著等待同另一向的紅綠燈
3. 路口的人疑似有要過馬路,但還沒有要過
4. 路口的人確實有要過馬路,但還沒有要過
5. 路口的人確實有要過馬路,也已經開始要過
6. 路口的人確實有要過馬路,也已經開始要過,但可能停下腳步或要指示車輛先過
在此同時,駕駛還要觀察:
1. 號誌是否已經轉換
2. (左轉時)對向有無來車,或者對向車輛的車速
3. 後方車輛有無可能因為跟車過近或反應不及而撞上
我是一個開車很專注的駕駛,個人認為駕駛能力應該在平均水準以上,但我發現當我自己是汽車或機車駕駛時,我不見得能再分心判斷所有路人的狀況,雖然說我是一定會禮讓行人先行的,但我也承認我曾不只一次因為不小心而沒有禮讓行人,原因就是短時間內有太多資訊要處理,我並沒有辦法分心去注意到路口所有行人的所有動態。
第三個問題:讓民眾用生命捍衛行人路權?
即便行人有優先路權,但行人卻要冒生命危險去行使行人的優先權,無論是人VS汽車或機車,行人都是非死即傷。我用安全帽來比喻,為了騎士的安全所以政府強制規定要戴安全帽,這樣的強制行為已經超越了人民選擇不戴安全帽的意願,同樣的為什麼不能為了保護行人而強制一些保護措施呢?
現在政府改為行人專用時相,個人認為這樣很好,可以避免掉上述的三個問題,但就是慢了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