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雨 wrote:
為什麼網路很會嘴的妖魔鬼怪一堆!
雪隧平日會塞車?雪隧半夜會塞車?
武嶺每次下雪為什麼塞車?妖魔鬼怪太多?
雪隧就那麼一條就算給你一條高速公路,以台灣跟風式觀光方式尤其那種喜歡搞一日遊剛好又去碰到例假日,習慣當紅時期同一時間不塞才怪!
為什麼明知道雪隧重點時段會塞車還跑去跟人塞?才在網路一直嘴為什麼雪隧會塞車!幫不了你
台灣人太喜歡去一大群人擠在一塊再來怪說別人怎麼樣都是別人的錯四處找原因糾結X
減速衝擊波的大小
跟車輛密度也有關係

不能「超車」,想不「塞車」
最簡單的辦法還是讓後車追不上前車

圖片出處
「密度」相同下
有車距就能比較快到目的地
叫人「跟上前車」
只會「塞好塞滿」

archchu wrote:
衝擊波這個概念我了解
不要頻踩剎車,放鬆油門滑行保持適當的車距的確能讓車流順暢
但是我還是很好奇,讓衝擊波產生的那台車到底他馬的幹嘛踩剎車呀??!!!
一進隧道就踩剎車,油門不會放掉嗎???
明明出隧道石碇坪林也沒車,偏偏頭城一進去就不知道塞幾點的。
頭城進隧道就是狀況2+3
前面慢車開60
為什麼後車會開到停下來
這道理交通部「不懂」
只會要大家「跟上前車」
一起「塞好塞滿」喔

凡舉:車多、閘道多、上下坡、烏龜車、亂超車變換車道、安全距離內硬要切車、車禍、故障車、安全距離拉太長、閘道限制時間太短等等balabala....
國五也不是只有雪隧在塞 從南港段起到頭城可以說是全段.... 反而隧道中段開始大多能維持60-70
也就是說隧道內可以扣掉其他多餘因素
但這一直都不算是整段在塞的主因之一 即使隧道內烏龜車變少 還是無法完全紓解兩邊閘道的車流
(提高隧道內的平均車速可以使平均流量變大 但假日的車流量是極大量)
最簡單的就是採取單雙車號實施單雙週末行駛 (宜花人可不管)
或是直接收進城費 提高過路費用 一般轎車假設一次500 我想就一堆車不會去玩了 價碼可再議 (一樣宜花免費)
國道一在還沒有五楊前 也是很會塞 更早之前還沒有國道三時 更是塞到靠北
每年春節返鄉 台中到台北熱門時段都是8小時左右
路在好 車太多都是沒用...直接提高價碼最快 花錢就能解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