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 for sale wrote:最怕就是這樣上下班...(恕刪) 所以我上班都是6點45分出發,車比較少但下班就沒辦法,塞在車陣中就會很擔心後視鏡的安危...我搞不懂,這些鑽車縫的駕駛,難道真的不知道現在後視鏡很貴的嗎...
「機慢車專用道」和「禁行機車」在市區的確是很雞肋的設計,而且也很容易造成事故。如果簡略比較德國駕駛情況,把臺灣的慢車專用道比擬為德國的行人和自行車專用道,右轉車輛,一定要讓行人和自行車先行。所以右轉車輛讓專用道上的直行機慢車先通過,接著才右轉,這就沒有關不關門的問題。可是臺灣的機慢車數量很多(尤其是機車),如果要右轉的汽車讓機車通行完再右轉,大概會有一大票駕駛人爆肝火。這不是說德國的自行車和行人很少,在上下班尖峰時段,右轉車也是要等很久才有機會通過路口。臺灣汽車駕駛人很捨不得多花幾秒或幾分鐘等待右轉,而且常會認為機慢車就是次一等,他們的時間比較不值錢;而機車駕駛人則會習慣性等汽車先通過再直行。臺灣政府一直宣導的轉彎車讓直行車先行的觀念,要落實到全體國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PostPack wrote:這個情況最根本的問題...(恕刪)
本人平日騎車,假日開車兩種交通工具都有在使用自己開車時右轉也會提前關門但我覺得在提前關門是建立在有良好的駕駛習慣上,必須包含提前打方向燈這真的能有效使車流更順暢,不管是對於騎車還是開車的人遇到前車有提前打方向燈又有關門觀念的人,就能提前做出繞過右轉車的動作老實說對於後車以及直行機車來說,不只安全而且更順暢但台灣人普遍用路習慣不好,根本無法理解這些良好的用路習慣
not for sale wrote:如標題當汽車需要右...(恕刪) 我都提早關,如果說這樣要就吃罰單,我寧願吃這張,總比出事花更多錢來善後,為了機車騎士的安全,我真是佛心來的。這樣還要硬鑽,我不收,天也會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