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寶以及假日車手 不管那一條線 都開太慢
2. 三寶以及假日車手 害怕錯過交流道或是超速被罰 亂踩剎車&慢速巡航
3. 三寶以及假日車手 需要加速上坡路段 不敢踩油門超過3000轉 聽到引擎聲音變大會認為車子會爆炸
4. 三寶以及假日車手 上交流道匯車 以為越慢越安全 (結果大家都知道)
5. 三寶以及假日車手 下交流道錯過排隊線害怕切不進去,卡在外二線
5. 三寶以及假日車手 進出隧道 光線變換 別人超車道他前面 任何影子 就亂踩剎車
6. 小貨車 + 小麵包車 佔用內車道 性能限制無法加速。。 通常這類車型都是商業公司車時間是公司的慢慢開,后抖的貨物安全最總要,不會管其它用路人被塞爆。
7. 自己以為開到120或是GPS120 就可以長期佔用超車道
1. 所有持有駕照 強迫回去上課宣導正確高速公路使用以及法規
2. 假日 收費加倍 (避免假日三寶車手)
3. 超車道時速上線提高到150 (很多國家已經實施, 現在的自用小客車子性能都絕對可以安全到達150)
4. 電子眼罰佔用內車道
5. 隧道開放單向輪替變換車道
如果你上高速公路前,就 "已經知道會塞車了",那麼你還會想上嗎?
很多人都是上去後,才知道塞車,千金難買早知道,動彈不得。
高速公路局-即時路況資訊:
http://1968.freeway.gov.tw
※ 還有手機 APP 可以下載。
● 資訊技術太爛,光看那個網頁,就知道技術很爛,還在用 FLASH,放大什麼的操作,也很難操作。
● 大概很多人也不會上路前,先去查詢。宣導不夠。
要說解決方法,
高速公路局應該和主流導航軟體公司合作,主動提供分享情報。
比方:如果 Google 地圖(最多人用的導航),可以準確提供高速公路擁塞情報
綠色=通暢
黃色=擁塞
紅色=動彈不得
那麼上路前,有先看過導航地圖的人,就會自主判斷該不該上高速。
這雖然不能立即解決塞車情況,但可以讓塞車不至於更加嚴重。
除了主動和熱門導航軟體公司合作,情報也要完全公開,任何想取用情報數據的公司或個人,有公開管道能免費自由取用。比方Papago、導航王...什麼的。
政府公開招標製作的網站、APP軟體...什麼的,大家也明白的,永遠都是爛的,扶不起的阿斗。
所以與其看政府提供的網站或APP,還不如開放情報給民間的軟體公司可以使用,製作出更易用,更多人願意去用的軟體。
******************************
再來一個方法是:
立法要求導航軟體公司,若車子非靜止(移動狀態),要有最低速限的警示,且使用者無法關閉此功能,也不能調低警示音量或靜音。
尤其是針對高速公路。
就是速度如果太低,太離譜,導航軟體或導航機,就會開始嗶嗶叫。提醒駕駛速度過低。
"嗶~嗶,您的車速過低,請立即提速。"
~~~~~~無限循環
沒有此功能的導航機或導航軟體,不得上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