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節能減碳,政府願意減稅金作為誘因,讓民眾買節能車嗎?!!


閑來無事看了一些網路舊聞,2007年全年度進口汽車約略5.5萬輛,

若以平均單價1,000,000元

進口關稅總合課稅30%(太多稅!!搞不懂),平均每台課稅300,000元,納入國庫

2007年全年進口55,000台x300,000元=16,500,000,000元.....納入國庫

以下為近日新聞,我個人認為,就上述全年進口車以30%稅收(最小值計算),政府"節能減碳"是在作假的,就以下補助誠意...哈!!這個政府還是死要錢!!


以下轉載2008-07-28工商時報【侯雅燕、呂雪彗/台北報導】

油電混合車 明年最高補助13.3萬
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 ... 08072800381,00.html

2008-07-28 工商時報 【侯雅燕、呂雪彗/台北報導】
 為推動省油的油電混合車,經濟部正研議以補助與租稅獎勵做為誘因,減免汽燃費,貨物稅減半徵收,並補助環保貢獻獎勵金,預估每輛車最高可補助13.3萬元,於明年實施,不僅可促進節能減碳,更可激勵車市與帶動汽車電子商機。

 行政院透露,相關單位正研議使用乾淨能源車輛給予貨物稅誘因機制,以鼓勵減少汽油車的使用,其中購置新車雙燃料車給予每輛車2萬5千元定額貨物稅補貼,油電混合車交通部正與財政部研究是否可定義為電動車,若財政部同意,油電混合車貨物稅將給予減半徵收優惠。本週政委蔡勳雄將開會拍板節能減碳行動計畫方案,可望敲定以貨物稅作為鼓勵購買油氣混合車及油電混合車的政策誘因。

 全球暢銷的Toyota Hybrid等油電混合車,在台灣因售價高,每輛售價約於115至120萬間使市場未能完全打開,截至目前全台約1000台左右。但隨著油價高漲,未來油電混合車必定是國內的發展趨勢。

 為擴大推動油電混合車,預計民國111年前推動油電混合車12,500輛,經部能源局研議降低油電混合車稅賦及補助環保貢獻獎勵金,近期密集與交通部、財政部與環保署商議中。

 據了解,交通部已同意每年每輛減徵汽燃費50%,若以2000cc計算,一年汽燃費6,210元,每輛車每年可省下3,105元。對降低車輛費用助益最大的貨物稅減免部分,能源局爭取油電混合車減半徵收,每輛車每年約可減少10萬元的貨物稅。不過財政部傾向每輛定額減免2.5萬元,能源局正持續溝通。在環保貢獻獎勵金部分,環保署同意每輛車可補助3萬元,但因預算編列問題,能源局也在協調。




2008-08-03 3:43 發佈
隨意飛 wrote:
閑來無事看了一些網路...(恕刪)


雖然我不知道記者是怎麼算的

但是一部進口車搞到好要付出60%的稅

一部PRIUS在日本就要台幣70萬了

台灣要賣120萬~就這麼剛好多60%

稅金砍半也快要100萬

0關稅才推得動阿...
我喜歡研究車~
不應該只補助油電車
應改以 km/L 來做標準
能達到標準的車子,就補助才合理
不過
一台車折價後也將近百來萬
不如買一台5,6十萬的車
把價差來加油,還比混合引擎划算.........
另外,換一次電池要多少錢阿..................

另外,摩托車比汽車省油多了,也應該要補助吧!
Hello April


政府虛假已不是一兩天的事,看看台灣人均收入,有多少人可以買的起環保汽車,確刻那麼重的關稅,官員偏偏只愛4000CC,很多事只能搖頭。

又比如很多國家遺產稅、贈與稅都癈止,如今台灣可以輕鬆立法癈除來吸引商人回流、外資投資,確又都不做,癈止後從很多國家案例中是好處多多,確又不做,心態跟台灣的道路政策是一樣「傲慢與偏見」,讓現在很多年青想認真就業的學生,很難找工作。

就比如愛爾蘭實行單一稅率12.5%,結果愛爾蘭成為整個歐洲經濟最好的國家。
就比如俄國實行單一稅率13%,結果濟經連續的發展,稅收還大增。
因為稅率低,能使企業有更多的錢擴大產,造就更多的就業機會。

同樣的,油電混合車進口稅全免,也可以從領牌數的增加,而有更多的牌照稅可收,但政府只見到短線的利益。

台灣只看到短期稅收減少,但看不見長期因商人投資而稅收增加,這種短視近利的結果,造就很多事淪為口號。



如同april.ryan說的,一台油電混合車幾百萬,跟國產車五十多萬,差價近四十萬,這四十萬要省幾年油才回本,跟本沒多少人會去買。說難聽點,可能是怕中油少賺錢吧,可是大家減少開車,不是錢更難賺到嗎?
最快而且直接的方法,燃料稅隨油徵收,用的多繳的多,大家自然會想辦法省油,對於減碳是有最直接貢獻的,這個一直做不到(或者不去做?),我想其他的方法都是政策宣示比較多,簡單的說,喊爽的
就像之前密集開會了兩天後出來的結論,其中兩項是1.交通號誌改LED節能 2.計程車改LPG,就我所知道的,1. 都會區甚至郊區都已經早就改的差不多了(甚至有些都已經用到開始有損壞出現了),只剩一些偏遠地區還沒改完,拿一項快要完成的事來當施政重點,是想搭過往執行成果的順風車?我覺得有點脫褲子放屁,邀功 2. 某些縣市的加氣站數目---"0",叫司機大哥去哪加氣?配套措施?改裝廠消化的掉改裝量嗎?感覺又像是畫大餅的政策
april.ryan wrote:
不應該只補助油電車應...(恕刪)


不只這樣
消費者買車會考慮二手價
不知道油電車二手價是???
我也是愛車人我的無名:http://www.wretch.cc/album/lu810601
氫燃料!!

可能未來也是一種趨勢

 
m- power極限傳說 wrote:
氫燃料!! 可能未來...(恕刪)


燒完只有H2O很讚

可惜台灣官員不懂

也沒有設加氫站

很幹~
我喜歡研究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