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港塞爆了,這些車商各地的存放場
也塞爆了....這些車只要一季都銷不出去
這些車商是否會收斂?這個車市不再是
予取予求的畸形賣方市場??
適合台灣的比如凱迪拉克XT4(4.6米在美國定義為Small SUV)美國也停產了,其他在美國投資設廠的自製率都不高,還是會卡在進口汽車零件關稅的問題導致車價提高,目前看起來主要零件供應國都在30%左右
所以我個人猜測最終是車價會降,但幅度不大,實際降幅只要比對手低一點就好
進口汽車的門檻就是那麼高, 車價就不可能下來, 除非開放大陸整車進口,
那又是更加地不可能.
換句話說就是把進口的標準不要訂到那麼誇張, 讓水貨商進口的門檻降低
才有可能壓制總代理的售價, 而這一切原本的既得利益者會甘心放棄這麼一大塊肉嗎?
除非兩岸統一了, 否則汽機車在台灣的售價永遠都不可能回到合理的水平.
所以維持現狀才是那些既得利益者最希望的事情, 躺著爽爽賺就好.
可以給台積電在美國花好幾千億設廠, 就是不可能把汽機車這塊牛肉吐出來.
這才是他們所謂的動搖國本, 所以這一天是不會到來的.
所以現在可以買車了嗎? 當然不是, 還是再等等吧, 也許還是有可能給點面子降一些些的.
等得越久車商壓力越大, 後續降價的幅度也更可觀.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