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三峽重大車禍事件引起大家注意,有不少人把高齡駕駛列為主因,而且才沒多久又在總統府附近又來一起高齡駕車(無照)的車禍,又把重點聚焦在老人到底適不適合開車,我周未去市場買菜,也是一堆老人亂停亂鑽,照樣不禮讓行人,逆向行駛闖紅燈更是平常,在我自己看來,根本原因還不算老人身體差,而是那些壞人變老。
對於這些老壞人,單針對所有高齡駕駛並不公平。
好的老人家是懂得人情事故,是家中的人生智庫,行為舉止讓人值得尊敬的長者,我今天早上和一位84歲的老醫師一起運動,我認識他至少有30年以上,是非常好的醫師,他也高齡,但他開車還是非常小心地開完全沒有問題。
反而是那些不守法的老壞人,有什麼方式治治他們,讓他們因自己的違法而付出代價但又不會波及他人?
Andrew2006 wrote:
最近因三峽重大車禍事件引起大家注意,有不少人把高齡駕駛列為主因,而且才沒多久又在總統府附近又來一起高齡駕車(無照)的車禍,又把重點聚焦在老人到底適不適合開車,我周未去市場買菜,也是一堆老人亂停亂鑽,照樣不禮讓行人,逆向行駛闖紅燈更是平常,在我自己看來,根本原因還不算老人身體差,而是那些壞人變老。
對於這些老壞人,單針對所有高齡駕駛並不公平。
好的老人家是懂得人情事故,是家中的人生智庫,行為舉止讓人值得尊敬的長者,我今天早上和一位84歲的老醫師一起運動,我認識他至少有30年以上,是非常好的醫師,他也高齡,但他開車還是非常小心地開完全沒有問題。
反而是那些不守法的老壞人,有什麼方式治治他們,讓他們因自己的違法而付出代價但又不會波及他人?
台灣輿論風向傾向於封建時代的律法"誅殺九族"
一個人有問題,誅殺全族,同族群、同黨都要倒楣
完全罔顧現代律法要抓出真正犯案者或群組的精神
這樣發展下去,政客要靠群眾心裡拿選票代價非常低而且有效
律法要有效,首重犯罪違規者無所遁形而非嚴刑重點
一旦犯案者違規者被取締低,群眾僥倖心理糾會滋生
以酒駕為例,大家沒感覺比以前更嚴重了嗎?
因為只要不肇事,幾乎都沒事,連法官、警察都敢酒駕就知道了
年齡與車禍肇事率的關聯
以109年(2020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統計為例,肇事者年齡分布顯示,「18-29歲」族群肇事件數最多,達107,032件(占29.53%),其次為「30-39歲」62,047件(占17.12%),「40-49歲」58,536件(占16.15%)。
若以人口基數計算肇事率,「18-29歲」每10萬人發生2,940.36件事故,為各年齡層最高;而「70歲以上」則為1,114.80件,為最低。
數據顯示,年輕族群(特別是18-29歲)肇事率明顯高於其他年齡層,隨年齡層上升肇事率逐漸下降。
高齡駕駛與重大事故
雖然高齡駕駛(70歲以上)肇事率在整體事故中較低,但在A1類(死亡)重大交通事故中,部分年份統計顯示70歲以上駕駛人的死亡車禍肇事率居冠,其次為18-29歲,65-69歲排第三。
高齡駕駛常見肇事原因包括未依規定讓車、違反交通號誌、轉彎不當及行人或乘客疏失,而18-59歲則多集中於酒後駕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