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台灣進口車為何貴到全球前幾名,算給你看。

台灣進口車為何貴到全球前幾名,算給你看。
不要仇視商人,因為問題來源是偉大的政府。

全球比較
根據資料,台灣新車價格全球前十高,進口車售價常為國外的1.5-2倍。
例如,一台BMW X5在美國售價約6萬美元(約180萬新台幣),在台灣含稅後可達300-400萬。
例如,一台BENZ E在德國售價約6~7萬美元(約180~200萬新台幣),在台灣含稅後可達300-400萬。

除了關稅還有貨物稅這個大魔王,在稅務累乘制的情況下:
2,000c.c.以下進口車需徵54.2%稅(17.5%關稅、25%貨物稅、5%營業稅)
2,000c.c.以上進口車則是60.4%(17.5%關稅、30%貨物稅、5%營業稅)
300萬以上還有10%的奢侈稅

而國產車雖然少了進口關稅,但同樣在課徵貨物稅的情況下:
2000c.c.以下國產車徵31.2%稅(25%貨物稅、5%營業稅)
2000c.c.以上國產車徵36.5%稅(30%貨物稅、5%營業稅)

一、 以進口車的範例
假設一台進口車出廠價格為190萬,經過累加類乘的稅,最後是293萬,這還沒算上台灣代理商要賺的利潤。

進口關稅:1,900,000 × 17.5% = 332,500 新台幣。
(自2010年起,符合WTO規範後從30%降至17.5%)。完稅價格(CIF)包含離岸價格(FOB)+運費+保險費。

貨物稅:(1,900,000 + 332,500) × 25% = 2,232,500 × 25% = 558,125 新台幣。
依據《貨物稅條例》第12條,小客車排氣量2,000c.c.以下徵收25%,2,001c.c.以上徵收30%。貨物稅基數為「完稅價格+進口關稅」。

營業稅:(1,900,000 + 332,500 + 558,125) × 5% = 2,790,625 × 5% = 139,531.25 新台幣。
依據《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營業稅率為5%,稅基為「完稅價格+進口關稅+貨物稅」。

總稅費:332,500 + 558,125 + 139,531.25 = 1,030,156.25 新台幣。

含稅總價:1,900,000 + 1,030,156.25 = 2,930,156.25 新台幣。
以上的計算還未算上台灣代理商要賺的利潤。

另外銷售價格或完稅價格(含關稅、貨物稅、營業稅)達300萬以上的小客車需徵收10%奢侈稅。
奢侈稅:含稅總價 x 10%

2,000c.c.以下進口車總稅負為54.2%,計算方式為:(1×1.175×1.25×1.05)−1=0.542(即54.2%)
排氣量2,001c.c.以上,貨物稅率為30%,累乘公式為:(1×1.175×1.3×1.05)−1=0.604(即60.4%)


二、國產車稅務算法
以一台國產車出廠價格70萬新台幣、排氣量2,000c.c.以下為例,計算稅額如下:

貨物稅:700,000×25%=175,000新台幣

營業稅:(700,000+175,000)×5%=43,750新台幣

總稅費:175,000+43,750=218,750新台幣

含稅總價:700,000+175,000+43,750=918,750新台幣
以上的計算還未算上地區經銷商要賺的利潤

多重稅負與累乘效應:
進口車需繳納關稅(17.5%)、貨物稅(25-30%)、營業稅(5%)及可能的奢侈稅(10%),稅費採累乘計算,而非簡單相加。例如,2,000 c.c.以下車輛總稅率達54.2%,2,001 c.c.以上達60.4%,遠高於許多國家。貨物稅占比尤其大,是價格高企的主因。

貨物稅的歷史背景與爭議:
貨物稅源於保護本土汽車產業及彌補車輛對環境的外部成本(如空汙)。然而,25-30%的高稅率被批評不符比例原則,且與空汙費、燃料使用費有重複課稅之嫌。

奢侈稅加重高價車負擔:
300萬元門檻並不高,許多中高階進口車輕易觸及,進一步推高價格。奢侈稅原意為「富人稅」,但實際影響中產階級購車意願。

其他成本:
運輸與認證:進口車需符合台灣環保、耗能及安全標準,增加驗車與改裝成本。
2025-05-09 10:18 發佈
我們永遠不以前十名作為滿足
往第一邁進~

別忘了
新馬泰進口車都很貴
日本買了很難停車
中國呵呵呵呵呵呵
韓國停個車還要用推的移別人車

國外險惡無比
含淚繼續買台灣進口好了....

含淚買國產也行
少顆氣囊 按鈕沒功能 台制優化車機
讚~
엉터리 많다
Lonely00

藍綠都一樣,但是執政就要有執政的擔當,綠粉還幫忙推卸責任,邪教無誤[無法冷靜]

2025-05-09 22:40
mninil

同意

2025-05-10 0:48
drendedjay wrote:
台灣進口車為...(恕刪)


不管進口和國產都貴
主要是廠商喜歡超額利潤
次要是台灣人喜歡或習慣了買貴的

稅的影響是有
但主要是廠商的開脫之詞

舉例房屋、房租、衛生紙、肉、蛋...
哪樣是稅的影響?

紐西蘭進口牛乳零關稅了
價格還是一樣精美

車子的稅可以降
但恐怕降幅只是又補貼了廠商
bd_player

當商人這麼好,你怎麼沒打算從商去啊?還是你根本不會打算?

2025-05-09 20:00
grason00

所以買二手車就好了...我已經很多年沒有買新車了,另外房子台北市信義松山區買不起,只好選搭火車半小時到的新北樹林

2025-05-10 7:23
lastlamp1021

休旅車省了貨物稅 ?? 是省了客車認識費吧.

2025-05-09 15:41
稅是死的,而且公開透明,所得稅你不會多繳10萬給政府

台灣車商都要超額利潤,200萬台幣的車,車商利潤要拿多少???

看的見的東西沒甚麼好怕的

看不見的東西才讓人膽戰心驚



silentcat wrote:
不管進口和國產都貴主...(恕刪)
陳阿瓜~

看不見的東西才讓人膽戰心驚5

2025-05-09 11:48
除了價格

國慘車才是暴利,全台灣最賣的CC,現在搞得比東南亞還爛

一台CC,你看和泰一台國瑞產的車可以拿多少超額利潤?

一款車,和泰就吃多少億??還有關係企業車美仕,共同分吃

原廠換土炮,配件都改垃圾土炮








lunacc0909 wrote:
台灣國產車才貴好嗎有...(恕刪)
恰恰.

很值得好嗎.TNGA GR 運動化底盤轉向精準,過彎猶如刀切豆腐,不是切行人闢護島就是切電線杆,想切誰就切誰,馬力充足永遠開在第一台,見亮紅燈就衝動力隨傳隨到,開車可以隨心所欲所向無敵[拇指向上]

2025-05-09 12:52
superkernel

賺錢是人家的本事, 誰叫消費者會買單

2025-05-09 13:07
好啦, 你要說的是買進口車的都是盤子, 這樣很多人會生氣氣喔.
(ps. 我沒有說歐系都是進口車喔)
陳阿瓜~

人家買的是優越感 不是車子 雖然我不知道有什麼好優越的[打我啊]

2025-05-09 11:49
superkernel

就是我有你沒有, 我行你不行, 我考100分你考90分的概念吧

2025-05-09 13:08
drendedjay wrote:
台灣進口車為何貴到全球前幾名,算給你看。
不要仇視商人,因為問題來源是偉大的政府。

全球比較
根據資料,台灣新車價格全球前十高,進口車售價常為國外的1.5-2倍。
例如,一台BMW X5在美國售價約6萬美元(約180萬新台幣),在台灣含稅後可達300-400萬。
例如,一台BENZ E在德國售價約6~7萬美元(約180~200萬新台幣),在台灣含稅後可達300-400萬。

除了關稅還有貨物稅這個大魔王,在稅務累乘制的情況下:
2,000c.c.以下進口車需徵54.2%稅(17.5%關稅、25%貨物稅、5%營業稅)
2,000c.c.以上進口車則是60.4%(17.5%關稅、30%貨物稅、5%營業稅)
300萬以上還有10%的奢侈稅

而國產車雖然少了進口關稅,但同樣在課徵貨物稅的情況下:
2000c.c.以下國產車徵31.2%稅(25%貨物稅、5%營業稅)
2000c.c.以上國產車徵36.5%稅(30%貨物稅、5%營業稅)

一、 以進口車的範例
假設一台進口車出廠價格為190萬,經過累加類乘的稅,最後是293萬,這還沒算上台灣代理商要賺的利潤。

進口關稅:1,900,000 × 17.5% = 332,500 新台幣。
(自2010年起,符合WTO規範後從30%降至17.5%)。完稅價格(CIF)包含離岸價格(FOB)+運費+保險費。

貨物稅:(1,900,000 + 332,500) × 25% = 2,232,500 × 25% = 558,125 新台幣。
依據《貨物稅條例》第12條,小客車排氣量2,000c.c.以下徵收25%,2,001c.c.以上徵收30%。貨物稅基數為「完稅價格+進口關稅」。

營業稅:(1,900,000 + 332,500 + 558,125) × 5% = 2,790,625 × 5% = 139,531.25 新台幣。
依據《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營業稅率為5%,稅基為「完稅價格+進口關稅+貨物稅」。

總稅費:332,500 + 558,125 + 139,531.25 = 1,030,156.25 新台幣。

含稅總價:1,900,000 + 1,030,156.25 = 2,930,156.25 新台幣。
以上的計算還未算上台灣代理商要賺的利潤。

另外銷售價格或完稅價格(含關稅、貨物稅、營業稅)達300萬以上的小客車需徵收10%奢侈稅。
奢侈稅:含稅總價 x 10%

2,000c.c.以下進口車總稅負為54.2%,計算方式為:(1×1.175×1.25×1.05)−1=0.542(即54.2%)
排氣量2,001c.c.以上,貨物稅率為30%,累乘公式為:(1×1.175×1.3×1.05)−1=0.604(即60.4%)


二、國產車稅務算法
以一台國產車出廠價格70萬新台幣、排氣量2,000c.c.以下為例,計算稅額如下:

貨物稅:700,000×25%=175,000新台幣

營業稅:(700,000+175,000)×5%=43,750新台幣

總稅費:175,000+43,750=218,750新台幣

含稅總價:700,000+175,000+43,750=918,750新台幣
以上的計算還未算上地區經銷商要賺的利潤

多重稅負與累乘效應:
進口車需繳納關稅(17.5%)、貨物稅(25-30%)、營業稅(5%)及可能的奢侈稅(10%),稅費採累乘計算,而非簡單相加。例如,2,000 c.c.以下車輛總稅率達54.2%,2,001 c.c.以上達60.4%,遠高於許多國家。貨物稅占比尤其大,是價格高企的主因。

貨物稅的歷史背景與爭議:
貨物稅源於保護本土汽車產業及彌補車輛對環境的外部成本(如空汙)。然而,25-30%的高稅率被批評不符比例原則,且與空汙費、燃料使用費有重複課稅之嫌。

奢侈稅加重高價車負擔:
300萬元門檻並不高,許多中高階進口車輕易觸及,進一步推高價格。奢侈稅原意為「富人稅」,但實際影響中產階級購車意願。

其他成本:
運輸與認證:進口車需符合台灣環保、耗能及安全標準,增加驗車與改裝成本。



以台灣的車輛密度而言
台灣的汽車還是太便宜了
應該要學香煙健康捐, 再多找幾個名目課稅, 以價制量才對
路人39

南部沒捷運?沒捷運只能開車?那以前的人怎麼過活?比較沒錢買車的人怎麼過活?[0分]

2025-05-09 16:29
YT.Tseng

密集度 相關的大眾運輸系統搭配度 其實 北部真的比其他縣市完善很多 這是事實...

2025-05-09 16:36
2023年FOCUS ST賣4.3萬歐元,2023年台灣賣148.9萬,請問這台超過2000CC的關稅怎麼才賣這樣價格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