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連結:
https://reurl.cc/jyXx5p
交通部統計,今年迄今已查獲使用偽造號牌違規共1012件,併同溯源查緝以刑法移送859件有896人。鑑於假車牌案件急遽增加,交通部今宣布將修法加重罰則,包括最高罰鍰提高至3.6萬元、車輛直接沒入後銷毀、駕駛與車主相同處罰等,盼於這個會期送至立法院審查,通過後即能實施。
全台偽造車牌數量逐漸增加,2021年95件、2022年169件、2023年251件,近年平均每年171件、每月14件。今年迄今,公路局、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及各警察機關合作已查獲使用偽造號牌違規計1012件,併同溯源查緝以刑法移送計859件896人,另以今年月份觀察,今年8月件數達259件最多、9月將至181件、10月137件。
交通部公共運輸及監理司長林福山表示,近來使用偽造號牌案件增加,嚴重影響車輛號牌管理,為害道路交通安全及社會治安,交通部已邀集內政部警政署、法務部、各直轄市政府及公路局等單位,完成研擬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2條及第85條之3修正草案。
交通部針對道路上行駛或停車使用偽變造等違法行為修法有4大重點,首先是「違反號牌使用規定,現行最高罰鍰1萬800元,比照危險駕駛修正提高至3.6萬元,並當場移置保管車輛」,並「明訂包括使用偽變造或矇領牌照及其他未懸掛有號牌情形者均按最高額處罰3.6萬元處罰」。
法規也將增訂「偽造、變造或矇領牌照者直接沒入車輛」,沒入後將直接銷毀,另增訂「併罰非汽車所有人之汽車駕駛人,與汽車所有人處以相同之處罰」。
林福山說,後續將盡速函報請行政院核轉立法院審議,推估修法時程,盼這個會期能將此案送到立法院審議,因無相關配套要搭配,故待立院通過後,即可盡快上路。另針對防偽車牌部分,公路局與警政署正研議檢討中。
公路局分析偽造車牌違規樣態,2019年到今年10月共1572件,其中有84%不是正常牌照,例如吊扣、吊銷、註銷或報廢,不能上路者,警方從AI系統比對發現異常,另26%則涉及犯罪嫌疑冒用他人號牌情形。
目前公路局已與內政部警政署、財政部關務署、數位發展部、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等單位從「不敢賣、買不到、不敢用」3方向積極展開各項防制作為。
公路局與財政部關務署、內政部警政署建立進口貨物查核通報機制,已查獲3件進口偽造號牌,由警察機關進一步溯源偵辦將輸入銷售者移送法辦;在網路銷售資訊部分,公路局已建立網路平台巡查程式並持續巡查追蹤,查獲案件即通知業者下架,並移送警察機關偵辦,數位發展部已與臉書、LINE、YouTube、抖音等社群平台業者建立通報下架窗口,蝦皮、雅虎、露天等網購平台業者皆配合全面下架,已下架46件。
公路監理機關持續利用異常通行資料建立疑似偽造號牌「灰名單」,與警察、停管機關合作,將該灰名單及不得上路的車輛資訊,提供警察機關納入AI巡防系統查緝。
林福山強調,汽車號牌為行車許可憑證,由汽車所有人向公路監理機關申請登記,汽車使用偽造號牌同時違反刑法第212條、216條偽造、行使偽造特種文書罪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2條規定,並優先會以刑事法律處罰,籲民眾勿以身試法。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