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想問問這個對振興汽車工業從頭無能到底的政府,除了提高自製率的門檻,阻斷了假國產真大陸車的進口,然後呢? 假國產真日本車該怎麼辦,敢不敢辦? (我笑你不敢!)
到底台灣的汽車工業該何去何從? 消費者要忍受高關稅、高車價到幾時?!
特別如果跟比我們晚起飛的韓國汽車工業相比,心中的屈辱感跟無名怒火油然而生。
現在的韓國車長這樣 (大家應該看得很習慣了);


再回頭看看台灣的拉皮車,這種也好一四叫做 "大改款進化登場",真是丟人現眼!
套句別人的話: 這是小學生的設計吧?!



(話說,掛在後保桿上的那兩把斧頭是怎麼回事?)

這就是台韓汽車工業活生生、血淋淋的現實差距。 (真的贏不了韓國!)

台灣政府不要只會抗中保台,可不可以長點志氣,做點事好嗎!
免責聲明:
1. 本文標題所指的 "阿斗" 沒有指涉任何一家特定車廠,指的是長年以來一直扶不起來的整個台灣 "國產"汽車產業。 (我也認同某位版友所說的,裕隆與納牌算是車廠中唯一有為真正自製國產車努力過的,只是實在是技不如人)
2. 本文所謂的 "假國產真日本車" 係泛指一些躲在國產車保護傘下的 "日系" 組裝車廠。
3. 本文也非抱怨政府對 MG 因"地"(陸車)設事突擊政策的單一事件(本人沒有想過要買MG),而是質疑政府長年在汽車產業上的不作為(甚至可說長年自甘淪為財團的圍事),導致台灣消費者一直在高車價、低品質下做冤大頭;成為財團宰殺的羔羊。
特此聲明。